貢藍溪
【摘要】銀行承兌匯票以其獨有的優勢贏得企業和銀行的青睞,但是在經濟、金融發展程度落后的農村地區,銀行承兌匯票的使用程度卻不高,有農村自身發展程度的制約,也有銀行承兌匯票固有風險的制約。因此必須要突破這些制約,嚴格防范和控制風險,促進農村地區票據業務的發展。
【關鍵詞】銀行承兌匯票 農村地區 風險防范
一、農村地區開展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需求
(一)融集資金的需要
我國在建設和諧農村的過程中大力扶持農村企業,利用政策和資金支持吸引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目前農村出現了大批個體商戶和小型企業,在資金本就不充足的基礎上,需要實現資金的及時回籠和周轉,并且利用銀行承兌匯票融資的成本遠低于貸款成本,因此在農村開展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是利用其背書、貼現實現快速融資、資金回籠、降低融資成本的需要。
(二)發展銀行業的需要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提供金融服務,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票據業務也在逐漸展開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金融業務也不再局限于存取款和異地匯款,各銀行可以通過提供票據業務降低成本爭取和穩定規模較大的優質客戶,增強競爭力。
(三)發展農村金融的需要
一個完整的農村金融體系包括一切為農村經濟服務的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工具以及金融活動,它要滿足農村經濟主體的正常金融需求,還要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因此,作為重要的金融工具,發展農村金融必須將票據業務落實好,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農村金融發展。
二、銀行承兌匯票在農村地區的使用情況
由于商業活動本質上是信用交易,加之農村地區個體戶或鄉鎮企業為維持運轉,急于出售產品,只憑借與交易方的信任,進行一方交貨,另一方卻不付款的買賣活動,只是約定在季度末或者年末憑借購銷合同或買賣票據一次付清,一旦債務方財務出現問題將無法償還債務,由于缺乏法律知識,債務方只能自認倒霉,或者等待對方經濟狀況好轉才能索要回一部分貨款。
盡管銀行承兌匯票就其性質來說,具有流通性強、承兌方便、信用好的特點,在城市中受到企業的喜愛,將其作為一種短期融資方式;對銀行來說,由于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金制度增加了存款,授信制度不占用信貸資源的優點得到銀行的青睞。但是在農村地區,這種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程度卻是非常低的。
三、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在農村地區開展困難的原因分析
(一)宣傳少,認知度低
農村地區由于金融知識缺乏,最信任、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現金,他們不了解銀行承兌匯票簽發、背書、貼現的過程。銀行承兌匯票在簽發之前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信用環境、質押物等進行詳細了解,但是目前農村地區的信用體制不完善,部分企業和個人的信譽度低,因此銀行考慮到成本和風險,對銀行承兌匯票的宣傳非常少。
(二)銀行承兌匯票固有的風險
1.企業利用虛假交易等方式套取銀行資金。(1)依據銀行的規定,審查企業間交易真實性的依據是交易雙方的購銷合同,因此一些企業會利用虛假的購銷合同要求銀行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然后在短期內進行貼現套取銀行資金。(2)一些大企業利用關聯交易虛擬交易合同和增值稅發票,向銀行申請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轉而貼現套取資金。根據報告,1995年上半年工商銀行濟南市歷下支行發現的無合法交易背景,專門用于拆借和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達40筆,承兌金額高達4600萬元。
2.銀行簽發無真實交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1)現在銀行間競爭日益激烈,農村也不例外,為爭取更多的客戶,銀行會對要求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的企業的資格審查有所放松,這樣放松的結果可能是日后簽發了毫無真實交易背景的承兌匯票。(2)銀行為多辦理業務在貼現中放松了貼現條件審查,尤其是在同一張匯票經過多次背書后,其貼現條件的審查變得更加困難,導致銀行資金被套取甚至流向不正常方向。
3.銀行承兌匯票的質押物未得到落實。銀行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需要100%質押,或要求企業存入百分之幾十的保證金,但在實際中由于當天承兌或貼現的情況比較多,這樣企業的保證金賬戶基本處于自由存取狀態,就失去了保證的意義。在農村地區質押的實物可能由于其形態、質量、位置等因素沒有登記,因此農村信用社并未取得質押物的實際控制權,面臨的就是企業套現之后沒有實物抵押而遭受損失。
(三)農村金融機構對該業務的監管能力不足
由于農村信用社規模較小、審查能力弱不能對申請銀行承兌匯票的企業背景進行徹底調查,特別是企業間的虛假交易和大型企業間的關聯交易,因此在農村銀行承兌匯票風險更大。農村地區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由于起步較晚,農村經濟規模發展有限,農村信用社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主要辦理者往往集中于一個或者幾個企業身上,增加了信用社的經營風險。
(四)專業人才缺乏,風險防范能力不足
農村地區的銀行機構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主要業務是農民個人的存取款、異地匯款,農民企業的貸款等,針對企業的票據結算業務少,因此缺乏掌握票據業務知識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自然對已發生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弱。
四、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加深認知
農村地區的銀行例如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應該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知識的宣傳,讓企業了解銀行承兌匯票在快速周轉資金、低成本融資方面的優點;同時加強對銀行內部會計、審計等人員的票據知識培訓,熟練掌握票據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樹立票據風險防范意識,不僅可以對外宣傳,還可以從內部控制票據風險,降低可能帶來的損失。
(二)銀行承兌匯票固有風險的降低
1.加強對票據真實性的審查。(1)銀行承兌匯票由于銀行承兌、見票即付的特點被廣泛接受,但也容易被利用于套取銀行資金,因此,銀行在接收簽發申請時要對購銷合同與貿易的真實性及申請人財務狀況進行嚴格審查,確定票據真實且申請人有償債能力之后簽發銀行承兌匯票;(2)持票人要求貼現時要對持票人信息、票據真實性進行審查,尤其是經過多次背書流轉的票據,銀行內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票據監控系統,確保票據真實性排除持票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票據的情況。一旦出現非法貼現可以確保銀行使用前手追索權,挽回損失。
2.加強對質押物的審核。目前農村地區用于質押的部分實物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并沒有登記,因此銀行在接收票據簽發申請時應只接受能夠出具有效登記證明的質押物,并進行實地調查,確定質押物價值,這樣第一可以保證質押物的真實有效性,根據質押物價值確定申請人的授信額度,第二可以在日后發生損失時及時對質押物進行處理降低損失。
3.加強銀行承兌匯票的內部控制。建立集中授信審批制度,對源頭——簽發票據嚴格控制授信總額,避免對同一企業多頭授信,控制承兌風險;確保保證金與承兌匯票一一對應;及時關注授信企業財務狀況,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收回授信。
(三)加大農村金融機構對該業務的監管力度
農村地區使用銀行承兌匯票的用戶比較少,因此金融機構在簽發、承兌、貼現審核時要加大對申請人財務狀況、真實交易背景的了解,確定無關聯交易或虛假交易的發生,對于無法明確真實性的票據可以提交上級機構鑒別,避免無謂損失。針對集中的票據客戶,要對其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登記,定期檢查,盡量避免對同一企業開具過多的銀行承兌匯票。
(四)為農村金融機構培養一批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專業人才
由于資源、技術等因素的限制,農村金融如果想要自己從內部培育專業的票據人才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可以從各農村金融機構的總部培養一批熟知《票據法》、《票據實施管理辦法》、《支付結算辦法》、《支付結算會計核算手續》及相關法律,懂得辨別票據真假、熟悉背書轉讓流程,并有票據風險意識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專業人才,然后根據各農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派遣專業人才開展票據業務。
參考文獻
[1]黃玉彬.淺析農村信用社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07).
[2]李國軍.淺析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及解決途徑[J].改革與開放.2010(04).
[3]鄭文娟.銀行承兌匯票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防范[J].實務研究.
[4]淺談企業對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防范[D].
[5]趙磊張向寧錢廣勇.關于銀行承兌匯票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R].山東城市金融.1995(10).
[6]余浩川.農村信用社開辦銀行承兌匯票需求情況的調查與分析[Z].中國金融.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