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龍
摘 要:當今世界人才競爭異常激烈,職業中學擔負著向社會輸送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職責,理所當然地站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沿,同時又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德育工作角度上講,就是要在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出職業高中德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使職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實效,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揮先導作用。職業中學的德育工作者只有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擔負起培養具有和諧人格的、建設和諧社會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任,才能在新形勢下做好學校德育工作,才能有力地推動職業教育向前發展。
關鍵詞: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新觀念;新方法
奮斗在職教戰線的德育工作者們,在新的實踐中要不斷開拓,積極探索職業中學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下面就職業中學中德育工作的一些新方法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當前職業中學德育基本狀況
1.學生思想狀況復雜多變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很多學生受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的影響,使得學生應該具備的一些價值觀、審美觀在他們頭腦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青年學生的犯罪率因而越來越高。可見職業中學作為為社會輸送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和加強和改進青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2.教師思想認識不容樂觀
教師作為學生的指路明燈,應該模范地履行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然而在日常教學工作過程中,有些老師不能以身示范、嚴格要求,在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上存在誤區。
3.家庭教育工作有待提高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之師。有一部分家長德育觀念比較淡薄,因此,對于這部分家長的德育觀念有待提高。
二、對職業中學德育工作的思考
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得以加強,結合職業中學德育工作現狀,我們感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1.在學生思想上多采用教育說服法
教育說服法是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和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改正錯誤的道德觀念,從而指導道德行為的一種教育方法。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師曉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學生心悅誠服時才能轉化為學生的道德要求,進而產生道德動機推動道德行為”,因此,如果學生對教師講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壓制和強迫不但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結果,還會產生負效應,因此教育說服法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說服法很多,如主題班會、思想品德課、座談會等。
2.在教師思想認識上多自我審視
德育教師要做到以身示范、嚴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和教學工作中要經常自我審視,總結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民主,對于學生提出的合理建議要虛心接受,要從內心真正去愛護每位學生,成為他們的知己。
3.在家庭教育工作上多抓緊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對于有一部分家長德育觀念比較淡薄,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家訪、家長座談會等活動方式幫助這部分家長健全德育觀念,使家長能更好地引導自己的孩子。
4.在學校教育觀念上要改進
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就業,而就業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因此,從入學的第一天學校就應開始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與擇業意識,職業意識是人人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是支配和調控全部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調節器,它包括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方面。從思想上讓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從根本上改變現代社會所帶來的不良風氣:啃老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職校的學生多數是成績不太理想,只想混個文憑或者說就是大孩子的幼兒園。他們對勞動光榮、工作幸福、服務社會等問題從沒考慮過,似乎太遙遠。因此,目前對職校學生進行勞動觀念教育已成當務之急。職校應把勞動觀念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德育任務加以落實,學生只有接受勞動光榮的觀念,才能建立良好的職業意識。
綜上所述,職業中學的德育工作者只有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擔負起培養具有和諧人格的、建設和諧社會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任,才能充分體現出民主性、引導性、時代性和針對性,才能在新形勢下做好學校德育工作,才能有力地推動職業教育向前發展,從而使職業學校真正成為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大搖籃!
參考文獻:
[1]王根龍,徐建勛.“論高校德育對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培養”[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5(Z1).
[2]梁昌松.淺談中學德育教育的方法[J].教育檔客,2008.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