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中職教育的緊要任務。老師又是實現這個緊要任務的主導者和執行者,老師的專業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專業技能的水平。
關鍵詞:專業能力 自我提升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46-01
職業學校《電工基礎》等電類專業基礎課在工科專業中開設比重非常大,需要一批教學能力強、穩步推進素質教育的電工教師來完成教學任務。只有老師的專業能力強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才有可能強。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力,專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專業能力能否有突破是職業學校到底生產的是“半成品”和“成品”的界定重要因素,所以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于己于人都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當終生學習的思想被更多老師認識并付諸行動后,專業教師應主動通過多渠道有效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筆者根據職業學校特點,合理整合校內外資源,通過主動帶電工實訓、考中高級電工職業技能證書、參加技能大賽、擔任企業培訓講師、與高級技術人員交朋友、對電工專業新產品研究分析等多種途徑針對教師專業能力與個性,制定個案提升策略,讓電工專業教師找到適合自己提升專業能力的方法。先分別給予闡述。
1 加強動手能力,主動走進實習實訓場所
職業學校和其他學校很重要的一個區分是實訓教學所占比例較大,在強調專業技能重要、理實一體教學全面開花的今天,我們學校電工組的老師很多主動要求帶實訓課,由于要求的老師較多,學校只能是分批安排,因為在我校的電工組教師中,他們知道在實習場所有很多知識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出現的有些情況也是考驗專業教師水平的,實訓課克服了理論與實踐脫節、講課枯燥平淡的現象,在學期末的教研活動會上,有的老師說:“不到實習場所認為沒有什么,通過陳老師講了一個漏電保護器的安裝竟然涉及到那么多知識,這個是以前自己無法想象的……”
像幾年前有些專業課老師看不起實訓老師,認為他們像工廠的工人一樣只能動手,理論水平弱,也有些老師認為實訓場所環境差、又要發儀器、又要弄衛生,不愿意上實訓課的局面在我們學校的電工組是一去不復返了。
2 對照雙師型教師要求,技能至少達到高級工
國務院在2002年16號文和2005年32號文中都決定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并在2009年《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的報告》中對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專門提出要求,以多種形式吸引優秀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擴大“雙師型”教師比例。
我們學校對專業教師明確提出所有的教師在三年內必須拿到高級工或以上技能證書,不然在年度考核優秀中實行一票否決制。學校明確提出了要求,再加上教師對自己專業不斷學習的渴望,這樣做起來也就簡單多了,由于報考的老師較多,我們在2005年統一組織了高級工培訓,又在2009年組織了技師培訓,今年南京市職教教研室又在調研高級技師培訓事宜,首先就是電工專業,電工組很多老師聽到這個信息很興奮,都準備積極的申報。因為他們知道,每次的學習都是理論與技能提高的重要契機,而通過考高一級證書更是檢驗理論與技能是否真正提高的試金石。
3 積極參加技能大賽,與高手競爭中提升專業能力
“普高有高考,職校有大賽”這句話已深入影響到我們每個職校人的心里,特別是專業課教師。通過訓練選拔首先參加市賽,市賽過關參加省賽,省賽拿到金銀銅牌不但為學校爭光,更是讓自己的專業能力更容易的得到同行們的認可。所以我們學校十分重視這項工作,老師們也是積極參與其中。
南京市電工組老師比賽主要是機電一體化和電氣安裝,主要涉及PLC編程能力和老師們的動手能力。我們學校的電工老師參賽積極性很高,每次組長都會開會專門研討比賽訓練情況,兩位老師一組,每年兩組,固定指導老師2~3人,校外兼職指導教授2人,學生若干,已經形成梯隊建設。每次組長發一個訓練題目,老師們都專心思考,往往一個程序想半天、想一天、吃飯想、走路想、睡覺想……當想出來結果那種喜悅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正因為這種團隊的力量和老師們的執著,我們涌現出陳立勇、王雪英、顧麗等一批專業能力強的老師,正由于他們的快速成長與引領,是我們學校的電工專業在南京市小有名氣。
4 擔當企業培訓講師、與高技術人員多接觸,提升綜合專業素質
職業學校與企業接觸的機會還是很多的,一個是學生的就業,還有就是企業員工的崗前培訓與再培訓,高精尖的專業人才還是在企業,我們學校擔當著江寧區社區培訓任務和開發區很多企業的崗前培訓任務,這就讓很多專業老師大有所為。
我們電工組的老師在學校的統一組織與安排下,承擔了江寧區社區培訓學院的電工培訓工作,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江寧供電公司和勞動局的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的培訓,二是企業電工人員的復審暨繼續教育培訓,這些工作不但增加了老師們的收入,更多的是讓專業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和企業中的高手在一起探討、交流。記得我上次在培訓一個中外合資企業的電工班時,當一位學員把一份臺灣產的設備電氣原理圖拿過了的時候,我當時傻眼了,不過回去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之后,還是解決了他的問題……這樣的事例在培訓班太多了,有的可以上課時解決,有的要回去查閱資料,有的要去企業現場用儀器儀表檢測,通過多次的上課培訓,學員們和老師們都感到收獲巨大。有的老師和學員成為很好的朋友,都為后續的成長奠定了基石。
5 通過新產品的研究,加快教師電工專業知識的更新頻率
電工產品的更新換代是很快的,隨著新技術、新知識的應用,環保概念的逐漸加強,這幾年的產品更新頻率更是越來越快,我們專業課老師更是注意到這一點,所以在每學期開學買實習材料的同時,我們都想學校建議買一些新產品來給老師研究學習,然后再傳遞給同學們,讓他們畢業出去之后就能應該新產品,從而保證對專業知識良好的駕馭能力。
對大型的電工產品或電力設備,我們往往和當地的供電部門聯系,讓他們安排我們去有這些設備的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有時候不但組織老師參觀,還安排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同學參觀,然后回校參與討論學習,使老師們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也使老師們的專業能力保持在本行業的前沿水平。
當然,每位老師的個性不同,能力、學習方法也有差異,專業能力也不同,但若能結合自己的實況,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在終生學習的大背景下,老師們的專業能力是會很快提高的。最后,達到自身、學校、學生共同受益的多贏局面。
參考文獻
[1] 薛恒碧:關于高職院校電工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7:24-25.
[2] 祁倩:中等職業學校電工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進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3] 李界華:提高電子電工教學效果有效途徑的探討[J].機電信息,2010,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