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如林
【摘要】職業活動導向課程打破了學科式教學體系以知識為主線的課程模式,以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踐為主線,將與實踐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入各個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教學中應用職業導向理念將具有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職業導向;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
目前,我國大多數職業技術院校的課程體系仍然沿用學科型課程體系,在這種課程模式下,難以激發出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并放眼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因此,培養技能型人才必須是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下,通過實際的職業活動,培養學習者勝任實際工作任務和解決實際問題,而通過職業導向教學的方式顯然比學科型課程體系更具有實踐價值。
1、教學必須要具有實用性
職業活動導向課程的建構基礎來源于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崗位工作任務分析,我們獲得了某些相關崗位工作任務、工作項目、工作內容以及相關工作內容的難易程度和發生的頻率等相關信息,我們可以將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匯總,一個或幾個相關的工作項目構成一門課程,所有相關崗位所共同具有的工作項目列為專業核心課程,并根據項目的內容多少、難易程度和發生的頻率確定該門課程開設的學時、教學方法和開設的對象。例如,汽車技術服務中的幾個常見崗位:汽車機修工、汽車電工、汽車檢測工、汽車美容工、汽車營銷員、汽車保險理賠員等工種對汽車發動機的構造與維護都有其工作要求,不同的崗位要求不一樣,一方面,面對培養目標的差異在選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時間時應有所取舍;另一方面,由于汽車技術服務各個崗位對汽車發動機的構造與維護的共同需求,所以應將汽車發動機的構造與維護列為專業核心課程,并在教學安排時在學時、教學設施、設備等方面給予確保。由此可見,職業活動導向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要求與崗位群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據有較強的實戰性和實用性。
2、教學必須要具有優選性
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就業方向的明確性,所以,在汽車檢測與維修課程教學中,應充分考慮首先培養學生達到優先就業的一至兩個崗位的培養目標,然后才考慮培養學生滿足相關崗位的學習要求(崗位潛移能力),也就是說,專業教育應有所側重,突出崗位重點,兼顧崗位拓展。例如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級技工)專業,培養學生首先要達到汽車機修工(高級技工)崗位工作要求和汽車維修電工(中級技工)崗位工作要求,然后才考慮培養學生滿足汽車美容工(初級工)、汽車營銷員(初級工)的工作要求。所以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級技工)職業活動導向課程在課程設置的時候,要對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的相關內容按照優先就業崗位和可選擇性就業崗位進行優先性選擇,不能不分重點,全面選用,不然會使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級技工)專業沒有教學重點,缺乏專業特色,從而喪失就業競爭力。
3、教學必須要具有層次性
現代技工教育分為初中級技工教育、高級技工教育、預備技師教育三種層次,初中級技工教育招生對象主要是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培養生產、服務、經營、管理一線的技術工人為主要目標;高級技工教育的招生對象主要是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或三校畢業生(學制三年),培養生產、服務、經營、管理一線的技術員、基層管理人員為主要目標,與初、中級技工教育的主要區別是其培養對象應具備解決較復雜的、綜合性的技術問題的能力及其工藝設計、技術革新能力;預備技師教育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或三校畢業生(學制四年或五年),培養生產、服務、經營、管理一線的工程師、中層管理人員為主要目標,與高級技工教育的主要區別是其培養對象應具備解決疑難雜癥能力、生產工藝、管理流程設計能力和一定的組織生產的能力。鑒于以上的人才培養層次的的區別,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級技工)職業活動導向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初、中級技工教育和預備技師教育應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在選用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的相關工作項目時,應重點選擇高級技工的工作項目,即選擇那些技術含量比較高、應用頻率比較大的工作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同時又要兼顧相關崗位的初、中級技工的工作項目,使其課程設置按一定的層次分布,凸顯高級技工專業課程設置特色。
4、教學必須要循序漸進
在進行汽車檢測與維修職業活動導向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第一,課程開設的門類應涵蓋汽車技術服務崗位群中的高級機修工和中級汽車維修電工主要的技術工作內容,且同一崗位的不同工作內容的開設順序應有前后之分,例如,汽車發動機的各總成的拆裝與修復工藝應在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判斷與排除前開設,而后者應在發動機總裝與調試前開設;第二,課程開設順序應按大中型汽車維修企業工作流程由易到難來開設,例如汽車二保項目應在汽車各系統學習之前開設,這樣使學生在學習具體的系統、總成之前對汽車總體結構和汽車維護作業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階段汽車五大系統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要遵循學生技術實踐能力養成規律編排課程開設順序,例如,在編排汽車電器檢測與維修教學內容時,應將電工電子的相關內容與汽車電子、電器的工作原理、檢修方法相結合,具體的做法是按照由易到難、有簡單到復雜的思路開發若干個學習項目,學生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掌握相關的技術要求。
5、教學必須要具有發展性
這里所講的發展性原則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就業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所謂的職業生涯發展是指:“個人在一生中所發生的有關職業生活的各種變化,這種變化是合乎期望的不可逆的”,在開設課程門類設計的時候,英語、數學、應用文寫作、體育等課程仍要開設,但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傳統的學科式課程有一定的區別,例如,英語教學內容以交際英語、汽車營銷前臺接待內容為主,汽車專業英語(主要是零部件、總成詞匯)則放在專業課程中去學習;數學教學內容融入運動學、幾何學、單位換算等方面的內容等等,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主要是旨在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數據換算分析能力、技術報告擬寫能力,增強學生的體魄,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發展性原則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是指課程教學內容應與汽車新技術的運用、汽車維修企業新設備、新工藝、信息化管理相接軌,時刻瞄準汽車后市場技術運用和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所學內容及時反映工作崗位發展變化,縮短學生學習內容與企業生產崗位的差距,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總之,汽車檢測和維修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校本教材的開發必須和企業工作項目極其工作標準相結合,為此,在職業活動導向課程開發過程中應動員、邀請、組織大量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相關的活動,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此外,組織承擔新課程體系教學任務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定崗實習是確保新課程體系改革成功的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1]郝超,試論高職教育項目課程的基本內涵,中國高教研究,2013(8)
[2]黃偉文,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計算機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