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妮娟
摘 要:課程改革在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逐漸重視中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以自主學習和推行素質教育為主。對于每個學科來說,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教育方式改變,當然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需要探究的問題,在高中數學教育中,需要進行研究探討的問題是如何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效率。本文針對該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就該問題的改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 改革 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26-02
新課程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提出的針對教學方面的改善措施,并且新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對傳統的教師教學方式提出了改良要求,加強了對學生興趣的開發和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改善了以往以教師講課為主的狀態,將學生的自主探究加入到了日常的教學中。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數學也面臨著改善課程效率的問題,通過對該問題的深入探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這也是為新課程改革在高中數學方面的體現做出了貢獻。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和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理念,提出一些有效并且切實可行的建議。
1 培養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興趣
如果想對所學學科進行自主的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好奇心,進而會產生探索心理,高中數學的教學中也是如此,引導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從而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探求心理的驅動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效率也會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如何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興趣,是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進行認真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盡量保證學生能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下接受知識,改變以往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的教學情況,從培養學生對學科興趣的方向出發,讓學生愛上學習,在學科學習中找到樂趣。由于高中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并且知識內容較難理解,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發展,將會形成一個不良循環,即越不感興趣越不聽課,不聽課就對所學內容掌握不了,不掌握內容就沒有辦法進行后續學習,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為了預防這種現象的產生,就需要教師積極的進行教學上的方式方法變革,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熟悉度將教學內容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講解,從側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對問題的自我探究,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新知識,教師在此過程中負責引導和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
2 開展多樣的教學方式
2.1 在實踐中學習
在高中數學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的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由于高中生在個性方面都已經趨于穩定,所以在活躍課堂氛圍方面就需要教師多提出一些新方式,將教學中的知識通過學生的互動參與表現出來,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到相應的知識。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點線面相關教學時,可以選取一種物體做點,選取另外一些直線型物體如直尺做線,再選取教室中的一面墻作為面,讓學生自我探討,提出這三種物品的位置會存在何種關系,通過學生自己對問題的提出,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關系進行講解。由于知識點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所以在教師講解知識點時,學生會因為求知欲望對講解的知識點認真思考和學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數學的課堂效率。
2.2 在探究中學習
新課程改革在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方面進行了大力倡導,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適當的引入學生自我探究的模塊,在探究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還是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下,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角色,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的探究加入到數學學習中,這也體現出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課堂中針對一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例如已知拋物線y2=4x和一條過該拋物線焦點F且斜率為1的直線相交于A、B兩點,求線段AB的距離。對于這種題型的解答,大多數學生會采取將直線方程與拋物線方程聯立的做法進行解答,這時學生也許會提出問題,要求不利用坐標求出該線段距離,于是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入圓錐曲線的弦長公式。這樣即能夠使學生參與了獨立自主的思考探索,又能夠加強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學習和聽課效率,在探究提問的過程中還開發了學生的拓展性思維,可謂一舉多得。
2.3 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
科學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被廣泛的使用,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很多高科技產品相繼產生,這些產品不僅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幫助,也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在面對高中數學教學中,也可以加入一些高科技技術,多媒體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枯燥死板的高中數學知識以活躍的形象展現到學生的面前。高中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復雜性,難理解,這種特質在很大程度上對高中數學教學造成了影響。將高中數學知識與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制作幻燈片、向學生播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影像資料,調動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這也要求高中數學教師掌握一定的多媒體相關技術,以新鮮的手法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通過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在潛意識中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將抽象的課本知識實體化,有助于學生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通過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樂趣,這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
3 通過課堂提問進行學生課堂效率的提升
我國傳統的教學中最普遍的師生互動方式就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這種學習互動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也同樣適用,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相應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還可以根據學生在提問時的表現適當的對講解的重點進行調節,只是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中需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自我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的知識一定會比教師直接傳授的知識更加扎實。課堂提問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有效的對課堂學習效率進行了提升。在提問時,教師還應該注意提出問題的方向和對所提問題“度”的掌握,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復雜,不僅不會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產生對課堂提問甚至對高中數學學習的厭煩心理,所以如何把握課堂提問的尺寸,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應該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盡量不要對學生沒有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提問,將即將學到的知識滲透到所提的問題當中,逐層遞增的將問題引入到即將學習的內容中去,如果教師需要在知識的輔助提問中使用到一些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特殊符號,就需要對這些符號進行適當的說明,提問之后還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確保不會發生學生還沒有形成思路時教師就對學生進行提問的現象發生,這種適當的準備時間有利于提高對回答問題答案的充分準備。并且不能讓學生產生懼怕提問的想法,課前和課堂中的提問都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式,對這種方式適當的應用也體現出了新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4 結合生活提升數學應用
數學更多是作為一種工具出現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而且一般情況下用到的數學知識也是一些眾所周知的基礎知識,上文中已經提到高中數學知識具有復雜性,因為上述兩種原因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產生抵觸心理,這也是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一個原因。為了解決和改善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將課堂中所學習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對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改變學生心目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不到的想法。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高中數學知識相關的引導,例如現在大多數男生同學都對計算機相關知識感興趣,而高中數學中對計算機程序方面也有涉及,所以可以通過大部分男生學生的這種特點促進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而且這種對所學知識在生活方面的拓展行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將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的思想發揮到了實處,真正的實現了在對學生興趣開發的同時進行教學。
5 建立好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新課程改革下需要對教師和學生關系進行適當的調節,改變過去課堂中以教師為主的狀況,逐漸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扮演著輔助學習的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的角色亦師亦友,不能夠死板而對學生進行教導,要完成好教和導之間的結合,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互動,減輕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往的距離感,與學生進行心貼心的交流,鼓勵學生講出心中的真實想法,通過對學生心理的了解開展并完善日常的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不能真正的與教師進行交流,在闡述想法時難免會有所保留,教師就需要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才能真正的被學生接受,并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也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起著積極作用。
6 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路程非常長遠,改革的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但是通過一系列的相關研究一定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使問題迎刃而解。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課題進行研究時,要充分抓住學生心理,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愛好為前提,提倡引導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再通過各種新媒體技術等高科技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探究下,高中生數學聽課效率問題一定會有很大改觀,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也會逐漸深入到各個學校的日常學習中,使新課程改革為更多的學生創造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許愛英,董振杰.對實施新課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教育理論研究,2009,2(8):72-76.
[2] 何淑芬.關于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思考與探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9,9(23):24-26.
[3] 中學生數學編輯部.第十二屆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初賽試題及解答[J].中學生數學,2009,3(3):166-170.
[4] 錢云.多媒體教學課件與傳統教學手段數學教學效果對比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9,5(12):199-200.
[5] 張小平.對高中新課程“雙基”教學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學研究,2009,1(8):172-176.
[6] 陳淼君,孔璐璃.數學教師專業化與數學教師專業發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19(23):24-26.
[7] 劉仕炳.新課程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方法初探[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3(3):166-170.
[8] 盛振亮.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J].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2(12):199-200.
[9] 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1(8):72-76.
[10] 許愛英,董振杰.對實施新課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教育理論研究,2009,2(2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