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又 侯萬勝
【摘要】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學生知識汲取的主要渠道,也是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來源之一,但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對教學難點的掌握,本文將從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精心設計學習情境、開展學法指導、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幾個方面入手,談一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效率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34-01
一、知識點講解貼近生活,發掘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內容更加繁雜,難度更加增加,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與高度的概括總結能力。通過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和模式構建等方面,對客觀事物中的空間形式、數量關系和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判斷,形成和發展理性思維,構建出基本的數學解題與運用能力。因為這種學科的跨度性邏輯性等因素,許多學生在高中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難消極情緒,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著手提高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高中三角函數那章中有好多復雜、多變、易混淆的公式需要記憶,如在三角函數中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這些公式極其容易用到但是復雜的符號變化又很難把握,于是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識,讓學生完成記憶。老師誘導學生說,同學們大家一定有過吃饅頭的經驗吧!曬饅頭饅頭顏色會變色么?學生回答不會,那么烤饅頭片饅頭會變顏色么?學生回答會,那么這組公式不就很容易記憶了么?曬不變烤變,(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符號不會發生變化;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符號發生變化)。學生恍然大悟這樣非常有趣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轉變教師角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第一陣地,也是主要陣地,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放松心情,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心情偷悅,在回答問題時不再畏首畏尾,與教師的關系也會更融洽,學習起來會勁頭更足。同樣的課,有的教師上起來輕松偷快,效果又佳,有的教師整堂課講得沉悶,毫無生氣。這是為什么?因為前者不僅僅把自己釘死在“老師”這個髙高在上的位子上,他們的角色更為多樣化,在課堂上,他們不單是演講者,觀察者,更是發現者,不斷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觀察,上課有激情,用感情去點燃學生的智慧,激蕩學生的情感波瀾,他們不但是學生的導師,更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他們能說出學生的心聲,更了解學生的個性,所以他們比其他教師更善于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因此,我們要帶著強烈的感情走進教室,做到入課堂則情滿課堂,登上講臺則情溢講臺,達到開人心智,啟人思維的效果。對課堂偶發的不良現象不氣惱,對待調皮的學生更是如此,不在課堂上大加批評,對待有問題的學生則是留待課后先指出他們不對之處,再耐心給予講解,用行動與情感去改變他們,從不放棄他們。這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師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數學知識,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進入數學學習的情境中
常言道:態度引領行動,積極主動的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沒有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消極被動地學習可以說是數學學科學習的大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不是天生就具備,而是需要在數學教師的科學合理指導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興趣低下,但并不是不能將數學學好,而是對該門學科信心不足才產生了畏學厭學情緒。只要高中數學教師發掘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感到自己有信心學好數學,那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將呈現井噴態勢。不可否認,數學學科有較強的邏輯性,且是高中階段重要的學科,高中學生勢必要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習慣重在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更是數學教學的關鍵。教師需要對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加以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前是否對新知識新概念進行充分預習,數學基礎練習題能否熟練演算,課堂教學后是否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已學的數學知識是否時常進行復習溫故知新。班級內的學生是否有這樣的習慣,值得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高度重視。很多在高中階段求學的學生恰恰因為沒有在平時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科學習習慣,因此沒能及時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也沒能及時發現問題。數學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如果在課前沒有充分的預習,課堂上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感到生疏,聽得不透徹,且課后又沒有及時查漏補缺,那么數學學科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數學學習勢必提不起興趣。喪失了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之后,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更會直線下降。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引導班級內的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每堂數學課結束時布置下堂課的預習任務,隨堂練習習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知識點筆記總結等都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四、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普及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課堂教學中也已經應用得十分普遍。多媒體教學有其顯著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的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以及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我們分析了多媒體教學的諸多優點,這也是現在多媒體教學被普遍運用的原因。的確,絕大多數學校,絕大多數課堂都會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因此,要想提髙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不可避免的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來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注意適度、適當,而且要注意師生的溝通和互動,只有這樣才能不違背多媒體教學的初衷。
以上我們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很多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內容覆蓋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教學方式與手段等,這些都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但是由于篇幅有限,肯定還有很多的辦法我們沒有提及,例如在備課上、在作業的布置上、在對學生的差異化教學和學習評價上,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付出努力。只有做個教學的有心人,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