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輝
摘 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思維品質,是中學教學目的之一。如果只滿足與學生表面上學到一些數學知識,而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結果,學生只能死記硬背一些定義定理,公式和法則,而不能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因此,多渠道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十分必要的。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過程是思維,數學思維對于不同的學生個體具有不同的思維特點,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思維品質。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很重要,它是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必備的素質。
關鍵詞:思維品質 教學 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217-01
1 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就是把數學課教成結論的應用課,盡量減少對結論的分析,證明和探討所用的時間,擠出大量的時間用于應用結論去演練各種類型題。這樣做,由于練習量大,學生考試可能得分,所以,容易被人接受。但是久而久之,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中學數學中,許多概念、法則、公式、定理都是通過對一些個別的試題或數學事實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從中抽象概括歸納而得來的。讓學生能全面的分析問題,多方向、多角度研究問題,能把握事物的全體,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并且不忽略重要的細節與特殊的因素。
2 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是密切練習者的,因為對于事物本質的認識,只有全面的看問題的基礎上才能做到。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一個新知識的出現,總是和許多舊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時,不僅要使學生知道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而且要讓學生掌握怎樣從舊知識中,分析推導出新知識的思維方法。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善于進行抽象概括,善于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把握問題的本質,抓住問題的核心,不滿足于個別的特殊的結論,而注意探索更一般的規律,它反映了思維活動抽象程度和對事物本質的理解水平。
3 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敏捷性是指思考時,思維主體對客觀事物做出敏捷快速的反映,它反映了思維活動的速度和熟練程度,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時間提出要求,要求學生對有關的基礎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牢,引導學生依據題中所給的條件,尋求解決的方法,迅速在已知與未知之間建起橋梁,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如: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應在讀懂題意后,提示把未知量表示出來,找準相等關系,很快就能列出方程,從而快捷的解決問題。
4 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首先,一題多問,在基本概念、法則、定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相異角度去去認識、描述、刻畫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發散思維。例如:如圖,AB是⊙o的直徑,FB是切線,弦AC、AD的延長線分別交BF于F、E,求證:AC·AF=AD·AE
引導學生從如下角度進行思考。
(1)從相似三角形的角度考慮,有以下三種證法。
①連接BC,由∠CDA=∠CBA,∠CBA=∠F知∠CDA=∠F,又∠FAE=∠DAC,從而△ADC∽△AEF,所以AC·AF=AD·AE。
②連接BD,由∠ABD+∠ACD=180°,∠AEB+∠AEF=180°,∠ABD=∠AEB知∠ACD=∠AEF,又∠FAE=∠DAC從而△ADC∽△AEF,所以AC·AF=AD·AE。
③過點A作⊙o的切線AG,則AG//BF,從而∠GAC=∠F,而∠GAC=∠ADC,所以∠ADC=∠F又∠FAE=∠DAC,從而△ADC∽△AEF,所以AC·AF=AD·AE。
(2)從四點共圓的角度考慮。
連接BD,由∠FCD=∠DBA,∠DBA=∠AEB得∠AEB=∠FCD,故F、C、D、E共圓所以AC·AF=AD·AE。
(3)從射影定理的角度考慮。
連接BC和BD,由射影定理得AB2=AC·AF,AB2=AD·AE,所以AC·AF=AD·AE。
其次,一題多證,培養學生發撒思維就要讓學生由深入思考,大膽想象嘗試,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隨機應變能力。例如:數形結合,添設輔助線,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等思維活動,都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具有多向性,變異性,獨特性的特點,即思考問題時注重多途徑、多方案,解決問題的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教學發現都來源于發散思維,因此,在中學階段,結合數學教學,正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造就創造人才至關重要。
再次,一題多變,教材中的例題,習題比較容易證,卻不容易發現其內涵,若在練習題中變換題設與結論的條件,引導學生由近及遠,從特殊中不能一般逐漸向外延伸,可使學生思路逐漸加寬,變活。從而達到思維靈活準確,清晰廣闊的目的。
5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善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增大課堂教學容量,優化教學結構,實現資源共享,還能增強學生興趣,激發探索精神。比如在學習函數、圓錐等內容時,能做到靜動結合,給學生以實感、美感。如在學習幾何中的旋轉體時,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演示旋轉體的形成過程,這樣,就將抽象概念轉化了形象直觀的三維動畫。學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據課程內容,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課件等,不僅能提高實踐能力,而且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總之,重視思維訓練時數學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在學習數學中,要多動腦子,善于思考,大膽地探索問題,不盲從“老師說的”和“書上寫的”不把自己的思維局限于現在的水平。要積極主動調動自己的思維,去了解和掌握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則等基礎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在把握問題的實質和領會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基礎上,去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無疑是對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葉堅.淺談數學教學中的發散思維[J].中學教研(數學),1984(4):4-7.
[2] 王晉堂.談教學中的“發散思維”[J].人民教育,1985(1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