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賢
摘 要:特殊教育是研究如何為特殊兒童提供最大的教育發展空間的學問。如何讓一個智障兒童學會與他人交流、如何用手語與聾啞兒童進行心靈的溝通——以及如何及早發現一個早慧的天才兒童,讓他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這前后兩方面問題對于一個特殊教育專業的人員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因為,“弱智”與“天才”都是“特殊”教育的范疇,只是所運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
關鍵詞:小學數學 特殊教育 聾啞人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225-01
教學實踐中,發現一年級的聾啞學生入學前大多沒有經過學前教育,這些學生從小失去聽力,無法用語言表達,同時對別人的表達也聽不見。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數數、大小、多少等簡單的數學知識一無所知,沒有一點數感,全部要從0開始,對數學啟蒙老師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作為剛接一年級的新教師,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由于低年級教學經驗尚淺,因此,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現將本人對這學期教學工作的一點思考總結如下。
加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一是仔細備課。每節新授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認真閱讀教材、教參,由于一年級的小朋友剛接觸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為了實現學生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每節課都準備很多教學模型和實物,對每節課的各個教學環節和課后鞏固練習都做到心中有數。二是組織好教學。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年級的聾啞學生普遍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上課喜歡隨便下座位或相互打手語“說話”,采取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或激勵表揚的方式維持課堂紀律。對認真聽課的同學發小五星或小紅花,對不認真聽課的同學畫哭臉臉譜,每節課下課時統計誰的表揚最多,誰的批評最多。
1 聾校數學教學原則
1.1 直觀性原則
人們的認識都是從具體形象開始的,聾啞兒童更是如此。在教學中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即直觀教學,這對聾啞兒童來講,顯得特別重要,這是因為聾啞兒童部 分或全部失去了聽力,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知識和經驗,他們抽象思想能力不夠發達,形象思想還占優勢,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實物、直觀教具和動作演示,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直觀性原則,要求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正確的組織學生的感知,利用學生所能接觸的直觀形象或學生頭腦中已形成的表象進行教學?!洞缶V》中提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幾體形體、實物 等教具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材中編入了大量的插圖就是這個目的。在教學中不要把直觀的作用強調到不適當的地步。不應該把學生的認識停留在只會“用手摸,用眼看”的水平上。這種把形象直觀和抽象概括分隔開來,使兩者不能有機結合,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發展。所以,要注意使形象直觀向抽象概括的及時轉化。形象直觀(感知)是手段,抽象概括(理解)是目的。在直觀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喚起并發展學生思維活動的能力,這是學生能否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關鍵。
1.2 循序漸進的原則
聾啞兒童的認識活動是按一定規律向前發展的。它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步深化的過程。數學教師一定要依據他們的認識的發展規律去進行教學,才能使聾啞兒童順利地進行學習,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1)學生年齡特征的序數學教學要適應聾啞兒童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聾啞兒童的入學年齡一般要高于健全兒童。而在教學上的進度卻要慢于健全兒童,普通小學六年的教材聾啞學生要用八年時間學完,教材本身就是考慮到聾啞兒童的接受能力。(2)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序 聾啞兒童認識的發展,總是從無知到有知,由少知到多知,由初步認識到深刻認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也是從會到熟,從正確到迅速,從簡單到復雜的。在教學中必須遵循他們認識事物的這一規律。決不能忽視那些淺顯易懂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和簡單易學的基本技能的訓練。這樣,循序漸進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2 聾校數學教學手段
聾校數學的教學手段很多。且隨著教學改革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并且已從傳統的教具和學具發展到幻燈、投影、錄像、電子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實物投影儀、液晶投影儀等來輔助教學.用這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有助于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和深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數學教學內容。教具與學具教具是教師教學演示、操作用的工具的統稱。常用的小學數學教具有:環形計數器、小數認識演示板、20以內數計算板、翻片黑板,簡易天平、行程問題教具、圓周率演示教具等。學具是學生實踐操作使用的工具的統稱。常用的小學數學學具有:小學數學學具袋、彩色木條、幾何釘板等。注意處理好課本和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課本主要靠文字符號表達教學內容,較為系統,更重條件與結論。而其他教學手段。如電教素材是用圖像、聲音等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不太系統,但注意展示過程。因此,在聾校數學教學中,兩種媒體各有作用,不能互相取代,而只有互相配合。
3 聾校數學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聾校數學教學中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已開始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模式?,F代化教學手段是指運用幻燈、投影、電視、電影、錄像、電子計算機等電教媒體進行教學的方法和方式。聾校數學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就是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媒體適當結合以傳遞教學信息,從而優化教學過程。也稱為電化教學?,F代教學媒體是指教學時所采用的電教媒體,它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指各種教學機器(如幻燈機、投影儀、錄像機、電視機、計算機等),軟件是指載有教學信息、幻燈片、投影片、錄像帶、電 影片、計算機軟件、多媒體課件等。能否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對現代的特校教師是相 當重要的。
因此,在聾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再先進始終還是輔助工具和手段,真正起作用的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因此使用教學手段始終不 能忘記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用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高 度的熱情、熟練的教學技巧等來操縱設備,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裴愛玲.讓聾啞學生數學課生活化[J].成才之路,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