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詞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積累中形成的一種文體,具有獨特的韻律,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古詩詞作為教學內容之一,具有重要的學習意義。其中吟唱式教學比較以往的教學方式,更能帶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吟唱中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吟唱品味古詩詞的韻律美。本文主要講述現代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學習古詩詞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詳細講述如何利用吟唱式教學方法更好地學習古詩詞。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吟唱 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54-02
我國古詩詞教學旨在讓小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領悟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點、領悟能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領悟我國古詩詞的內涵。但由于實際生活中的語言習慣和古詩詞的相差較大,遣詞造句的形式和現在大不相同,加上小學生語文基礎本就薄弱,古詩詞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1.現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擔心學生因理解不了古詩詞而產生厭學情緒,逐字逐句地剖析古詩詞,完全忽略了古詩詞的韻律與意境的解析。這種教學方法下老師只注重自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效率不高。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古詩詞,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2教學方法不當
在古詩詞教學中,有的老師只要求朗讀、背誦;有的老師過分注重對詩意的理解;還有的老師用閱讀教學方法教學古詩,這樣很容易使古詩失去應有的靈性與意境。因此,尋找適合學生心理特點、情感需求的古詩詞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2.吟唱式教學在古詩詞學習中的應用
“吟”意指聲調抑揚地念。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式學習、強行灌輸知識的現象。吟唱的方式主要是學生通過朗誦、歌唱的形式把詩詞表達出來,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更加容易讓小學生接受[1]。
2.1老師范吟的感染
老師吟唱古詩詞具有直觀效果。老師在課堂中解析古詩詞時,可以先利用范吟的方式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下了解古詩詞的音律、平仄格式,通過標準的范吟讓學生在聽覺刺激下感受古詩詞帶來的意境美。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學習古詩詞吟唱的方法。隨著老師的音韻感受詩人寫作時的情感與想法,這種范吟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吟唱的技巧。
2.2讀出詩詞的韻律
學生在剛接觸一篇新的古詩詞時利用吟唱的教學方法,不僅加強了生僻字的理解,更能加深自我對古詩詞的了解。老師在開始古詩詞教學前應讓學生充分了解古詩詞的體裁和風格,在上課初把生僻字的讀音和意義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可以讀準字音。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讀通詩句。只有在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才具備了吟唱的基本條件。有些學生羞澀于當著全班同學吟唱,所以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先是個人嘗試,再是同桌之間相互吟唱,然后是小組之間進行吟唱,逐步打破學生心理障礙,讓學生敢于大聲吟唱[2]。在這種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對需要學習的古詩詞有了最初的了解,這種初讀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古詩詞的韻律美,還可以鍛煉學生朗讀能力。
2.3利用聯想,反復吟唱
吟唱式的古詩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吟唱過程中充分發揮出想象的才能。古詩詞包含的思想感情、內容都十分飽滿,但是古詩詞的詩句精煉,意思言簡意賅。所以在吟唱古詩詞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離不開想象和聯想。學生在吟唱過程中,站在詩人的角度,想象當時的年代、環境,體會詩人寫作時的心態,體會詩詞的內涵與意境,才能對詩句表達的意思準確把握。
2.4吟唱比賽,延伸到課外
開展各種形式的古詩詞吟唱比賽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兩組,進行吟唱比賽,不僅加強了學生自主對古詩詞的理解,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3]。校園內還可以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吟唱比賽,比賽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吟唱技巧的興趣,不僅加強了班級學生之間對古詩詞的良好交流和理解,也營造了良好的古詩詞吟唱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吟唱能力。除了舉辦課堂小組比賽和校園吟唱比賽之外,還可以在校園的文藝晚會或匯演中安排吟唱古詩詞節目,讓學生在比賽氛圍中更加了解我國古詩詞的意境美與音韻美。我在班級舉辦了一場古詩詞吟唱比賽,同學們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賽前認真準備,有的吟唱《春曉》,有的吟唱《村居》,還有的同學自由組合,吟唱《游子吟》等,通過這場比賽,同學們對古詩詞的喜愛更進一步,也更加理解了古詩詞具有的獨特意境。
總而言之,古詩詞作為我國五千年文化積累下來的瑰寶,其教育意義十分深遠。在以往的教學中,尋求適合的教學方法一直都是古詩詞教學的方向。吟唱這種新型教學方式的出現可以引導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在古詩詞的學習中重視以朗讀為本,通過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句中的意境、情感。相信在今后的教學模式中這種利用吟唱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的古詩詞的傳承傾注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汪翠茶,李慧.試論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探究[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1,31(12) ;203-204.
[2] 張新蓮,朱曉娜,高紅衛.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之我見[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52(14);156-157.
[3] 李艷萍,雷長珠,顧淑媛.情境激趣 自主得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4(5);327-328.
作者簡介:
盧麗霞(1983-),女,浙江磐安人,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