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素
摘 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成才,成為眾多語文教師眼下最為重視的問題。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新課程改革中就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成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情境創設
語文課堂作為學生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語文教師的工作重點。尤其是當前知識信息量大增,生活學習節奏加快,為了順應社會發展,當前更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著力促進學生成才。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立足學生成才,秉承新課程理念,樹立高效意識,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入手,扎實推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對新課程理念的思考,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筆者對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的有效技巧之一就是能夠吸引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同時這也是課堂心理調控的核心所在。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動在總的任務內不斷移動,才能長期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否則就會出現分神。一堂課中,學生興奮點的保持和轉移有一定的規律:課前五分鐘,學生的興奮點還處在課堂休息時的狀態;隨著教師的教學節奏,學生的興奮中心轉移到課堂教學上并能保持半小時;臨近下課5分鐘~10分鐘,學生開始產生疲勞感,興奮點由課內轉向課外。為有效把握學生的興奮點,我們必須抓住以下三個關鍵點。
(1)抑制學生在課間休息中形成的興奮點。教師應盡量避免一上課就直奔主題講授教學內容,而應該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的興奮點迅速帶入課堂學習中。比如,形象生動又富有趣味性的導入學習法,既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起到自然進入課堂教學的效果。
(2)抓好學生上課后30分鐘的學習狀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來說,要想實現一堂課的高效,抓住這半小時尤為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時間保持在半小時以上,以保證其興奮點始終停留在課程教學中。在這段時間里,教師可適當加大教學密度,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3)抓好學生臨近下課10分鐘時間。學生的學習狀態在維持30分鐘后會趨于轉移,為避免學生出現疲勞狀態,教師應創設新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大腦中的新興奮點?;蛘邠Q種教學形式,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或者演講,再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在整堂課的學習中都處于興奮狀態。
二、善于引導學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核心
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筆者認為應明確兩點:第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注重解決了多少問題,而應該關心引出了多少問題;第二,提高課堂效率并不意味著要在一堂課內解決更多的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讓他們了解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和解決哪些問題。語文水平的得來決不是單純靠老師的教授,而是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課外自行積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語文能力只有通過學習者反復訓練方可獲得,單憑課堂教學就想實現能力提升,明顯不具可行性。由此可見,學生要想在短短的45分鐘里提高語文能力,還遠遠不夠。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引導為主,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如何從眾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獲取知識,感受其中濃厚的文學氣息。顯然,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課外自主學習是關鍵,同時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內進行有效引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轉變舊時觀念。過去的教學中,總是一味強調將知識點講深講透,這必將會導致課堂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太少。這樣的課堂就缺乏一種張力,不能激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思考和新知識的探討。新課程改革下,更強調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點撥下進行自主學習體驗,并常要求教師做到點到為止,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這樣的課堂雖然沒有將知識講解透徹,但更具靈活性,也更充滿活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為了使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更高效地實現,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疑難,制造矛盾,以激起學生追究根源的興趣,由此達到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開端的目的。富有針對性的問題和啟發性十足的導語,不僅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更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關鍵,而且還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設置問題:你的夢想是什么?為什么你會擁有這樣的夢想?然后讓幾個學生回答他們各自的夢想,緊接著又可以引出兩個問題:作者的夢想是什么?而他又是因為什么會擁有這樣的夢想?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開始研讀課文,在互相探討啟發的過程中去感受作者的夢想,體會全文的中心情感。課堂上,教師應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絞盡腦汁積極地去分析思考,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效果。
四、師生課堂交往應以關懷鼓勵為主
教師適當地給予學生夸獎鼓勵,可以讓學生充滿自信,滿足學生內心的心理需要,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潛能。學生內心被愛和被尊重的需要若得到滿足,便能促使他們擁有無盡的動力,努力學習。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要做到心理相容,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打下心理基礎。教師對學生始終如一地賦予關愛之情,學生就會更積極地聽取老師的建議和接受老師的要求,就會更加信任老師。如果學生不信任教師,那課堂教學又將如何展開?可見,師生間心理相容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尤為重要。
總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成才,已成為眾多語文教師的共同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應反思自身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之路上勇于探討,與學生共同進步,促進學生早日成才。筆者相信,廣大語文教師必定會從實際出發,竭盡全力排憂解難,為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語數外學習,2012(5).
[2]杜亞麗.高中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創建[J].學周刊,2014(14).
(江蘇省射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