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濤
摘 要:美術,是廣泛應用于生產與生活中的一門藝術。中職美術教育,是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重要活動。美術學科,具有陶冶情操與啟迪心智的重要作用,更有培養與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價值。加強中職美術教學,關注美術學科的審美意義,是當代中職美術教師的重要追求。文章從中職美術教學現狀入手,針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提出教學策略。
關鍵詞:陶冶情操;中職院校;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中職美術教師在對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時,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美、感悟美與體驗美,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學生需要利用自己的個性化思想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了解美術作品的真正手法與魅力。加強中職美術教學的審美教育,對于當代中職院校學生的情操陶冶與心智開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選擇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極為重要的。
一、傳授美術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要提高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就需要對學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基礎進行夯實。在當前的中職美術教學中,筆者發現,許多學生因為沒有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不能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與欣賞。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美術作業時,都是機械地臨摹,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與情感融入到創作中。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也不知道創作是為了什么。在不懂自己作品的前提下,學生們怎么能讀懂別人的作品呢?又如何發現別人美術作品中的美呢?
因此,中職美術教師需要利用教學活動,對美術理論知識以及基本的技能進行傳授。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美術創作的構圖方法以及空間、色彩的運用方法進行學習與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對他人的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同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作業的點評工作。在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點評時,教師需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與自己一起對其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美術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點撥。這樣,中職美術課堂更加具有學術性,師生之間交流會使中職學生掌握正確的美術作品鑒賞方法,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社會資源與環境,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不能只從學校與課堂的角度入手。教師要善于發現社會中可以利用的資源,利用手邊的資源,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首先,中職美術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環境來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中職校園中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美術教學資源,像校園中的園林設計、校園中的雕塑與畫像,都可以成為學生審美訓練的素材。教師更可以從學生的著裝入手,根據季節讓學生對當季時裝的審美元素進行發掘。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時裝秀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穿出當季時尚感。在學生表現出自己的審美態度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審美理念進行規范,杜絕濃妝艷抹等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審美,促進學生修正自己的個人審美觀念。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也不完全是靠眼睛,教師需要通過說服教育,讓學生意識到什么是美,什么是個性美。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的公園與自然風光,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從當地的公園與自然風光出發,組織學生對其中的美學問題進行分析,運用結構與韻味、線條與色彩等方法,讓學生對其中的美進行分析,發現作者與建筑師的藝術靈魂之所在。中職學生的美術基礎較差,有的學生甚至做不好基本的構圖工作。這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寫生,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機記錄一些自然風光或者建筑物,到課堂中進行分析。這樣自己取材的審美課堂更受學生的歡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美術作品與藏品,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對美術作品與藏品進行欣賞,是促進學生藝術素養提高最快的方法。教師利用美術課堂,給學生展示一些著作的美術作品,讓學生感受美術藝術的高雅氣息,會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審美思維的形成。
首先,教師可以從美術作品的歷史背景出發,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欣賞。在進行美術作品的鑒賞時,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審美成果。不論在學生的印象中,所欣賞的美術作品是妙筆生花,還是普通之極,教師都要尊重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第一感覺。教師要從學生的印象出發,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讓學生學習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比如,為學生展示《韓熙載夜宴圖》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歷史背景的陳述,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格局以及作者的人格與志向。當學生知道歷史背景故事,會從更加深入的角度與更加寬廣的維度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也會讓學生更容易感受美術作品之美。
其次,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合理互動,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在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站到臺前,大膽地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意見。教師是課堂討論的組織者,更是課堂討論活動的參與者與評價者。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促進學生與自己就美術作品進行探討。
教師可以展示齊白石老先生的名作《蝦》,讓學生進行觀察與討論,讓學生從這一幅畫入手,分析一位畫家的個人作畫風格。在學生討論的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觀察,了解哪些學生具有較好的美術理念基礎,哪些學生在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存在問題,然后課后對其有針對性地幫助。開放性的課堂是受到中職學生歡迎的,也利于中職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形成。教師在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評價時,最好多利用積極的言語,使學生有信心進行未來的美術學習。
結語:近些年來,隨著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當代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生與高中學生不同,他們的思想應當更加成熟,面對事物更有自己的想法。筆者從當前中職學生美術教育現狀出發,對美術學科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中職美術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利用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佳.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
2012(9).
[2]包?,?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
研究,2013(2).
[3]李輝榮.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時代教
育,2014(8).
[4]紀曉娜.讓圖形悅動起來——中職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
養[D].河北師范大學,2013.
(江蘇省徐州市張集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