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娟
摘 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地運用教學指導方法,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走上學習的“舞臺”,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探究知識,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學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針對一線課堂自主學習指導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自主學習教育水平的策略,以期為自主學習教育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指導策略;英語課堂
語言學科的教學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語言的習得,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學習者是否想學,是否會學。因此,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學生是否有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是否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將來能否成才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切實可行的。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指導,學生們都表現出了對學習的渴望,表現出了充分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一、英語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一個人一生中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是少年時期。這一時期學生接觸的語言相關的知識和環境相對較少,不會出現語言思維的習慣和定式,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的東西,學生也有更多的興趣和好奇心主動加入到對語言的學習中來。這一時期的學生,在語言領域就是一張白紙,能夠接受任何外部環境傳達給他的語言。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生接觸的語言與知識層面的提高,這種語言上的先天優勢就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退化。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的減退,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也更加難以培養。所以,我們的英語教育從一開始的從初中開始學習,前推到現在的從小學開始學習,緊緊抓住小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強的契機。因此,我們對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主動性的教育不能掉以輕心,要端正態度,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重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主動學習能力一旦養成,不僅在小學時期受益,而且學生能夠一生受益。
二、英語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合理性建議
(1)課前預習,培養自主意識。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開始學習生涯,除了教師每時每刻的要求外,很難有自主學習意識,這就對教師的指導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用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在引導過程中,還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連貫性,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對學生的積極性是有嚴重影響的。對于剛剛學習英語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不是一味地進行專業化說教,而是空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對剛剛接觸的新事物——英語進行一定的了解,并和老師一起對課文進行預習,那么在教學中學生就知道如何配合老師,不至于手足無措。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經歷過低年級階段之后,已經對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英語教學的課堂任務也開始增多,再在課堂上空出時間預習是不現實的。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布置課前預習的作業,真正放手讓學生自主預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2)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主流,提倡老師與學生交流和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早日成才。這樣的自主學習,既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率,又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課堂上的氣氛和英語的學習環境,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減輕學生的恐懼心理,讓學生大膽開口,讓學生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而英語課堂教學的學習環境也同樣重要,課堂上教師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教學,為學生打造一個英語學習的客觀環境。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用英語交流互動,讓英語時時刻刻伴隨在學生身邊。并在英語教學中設計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只有在詳細而全面的英語自主學習指導策略之下,學生的自主性才可能顯現出來。
(3)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設計課后作業,培養自主能力。在英語作業這一項,一線的英語教師有許多做得還不夠完善。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學生的英語作業就是抄單詞、朗讀課文和聽錄音等。這些作業內容枯燥不說,死記硬背的東西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對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是不利的。長時間的呆板的作業布置形式,更是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為作業與課堂教學不同,它是學生完全脫離教師的視野,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形式,這樣的形式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簡直是最合適的機會。但是,長期以來教學模式的呆板,和慣性思維的影響,讓教師忽略了課后作業的重要性,白白浪費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大好時機。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英語作業的布置應該具有開放性、創造性和趣味性,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學以致用,真正在實踐中體會到自己學習的東西是有用的,是對自己和社會有幫助的。這樣的作業有誰不喜歡做呢?這樣的作業對學生的自主性培養是不是更有幫助呢?
結論:英語教學就像是學生走路和說話一樣,學生是會走路的,學生也是會說話的。他們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將孩子限制住、束縛住來聽教師的說教,而是給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做主、自己欣賞、自己糾錯的機會,放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本著“all for students,for all students,for students all”的端正態度,加上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加以引導和培養。
參考文獻:
[1]沈凌.小學英語開放性教學的課堂觀察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012.
[2]戴麗萍.新課標下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D].廣西師
范大學,2013.
[3]柳淼.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應用分析及策略研究[D].曲阜師
范大學,2012.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華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