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延亮
摘 要: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應不斷進行創新與完善。在初中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環節及構建中,要加強初中物理教學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重點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思考模式。教師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建立創造良好的環境,要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發揮引導作用,將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進行有機融合。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與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過程;自主學習;引導
當前,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了適應當前教育的發展,滿足初中學生個性化的求知需求,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由于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師就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進行引導,逐漸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使學生可以更多地參與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樣就能很好地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師生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促進他們成才。
一、初中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環節及構建
首先,要加強初中物理教學課前預習。初中生可以通過預習來對新的內容進行了解,進而更好地把握物理課堂教學進程。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遇到知識難點后能夠進行思考,在聽課的時候就會對教師的講解更加關注。在預習過程中,學生逐漸養成了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的習慣。初中生自主學習模式的首要環節就是要養成課前預習,幫助學生在物理課堂中進行方向性與選擇性聽課。
其次,物理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引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創設情境,導入新的教學內容。要通過設置問題,引發學生對此進行關注與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和質疑來進行想象,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這樣也貫徹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更多的參與空間,使學生能夠進行學習探索。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要給予指導,加以調整,更好地完善自主學習方式。
最后,物理教學的自主學生方式重點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思考模式。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學生要能夠具有積極的主動性。在學生具備一定自主學習意識后,教師引導學生要形成自主學習的思考模式,包括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閱讀相關資料、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調整學生的思考角度和解決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觀察、操作、表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方式的能力。
二、教師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建立創造良好的環境
首先,教師要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教師要給予學生信任,營造尊重學生想法的教學環境,使課堂具有較高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效果給予積極正面的評價,這樣有助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心理。
其次,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并不是說完全脫離教師的教學,或者離開教師的指導,而是要建立師生和諧的教學關系。教師要創造開放的學習環境,通過問題情境設置,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去建構起自己新的認知結構。教師不再像以往的教學中對課堂的絕對控制,而是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給予學生展現自己能力的平臺。
最后,教師應將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進行有機融合。為了能夠適應新時期初中物理的教學要求,促進初中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將自主學習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進行互相補充,而不是進行排斥。教師還應該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拓學生的物理學視野,這樣才能夠幫助初中生認知物理現象,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類比等方式解決物理學習中的難題。
總之,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引導進行研究,得出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要重視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發揮教學引導作用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知識,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物理現象,將物理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初中生自主學習方式已成為他們未來進行獨立學習、科研以及發明創造的基礎。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發展,將物理學與社會的發展緊密關聯,能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他們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子超.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3(21).
[2]劉小棟.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
2014(8).
[3]趙軍.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中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探究[J].
金色年華,2010(3).
(河南省偃師市大口鎮浮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