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 鄧榮標
【摘要】在提高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養、創新能力的探索中,素質教育如何切入到學校教育中來是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以電子創新校本課程實施為例,對項目研究模式的教育意義作了一些闡述,探討了項目研究為模式的電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關鍵詞】項目研究 校本課程 創新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21-01
新課程標準的頒行是一個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為目標的指導性課程實施的“總綱”,它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對學生的發展、國家的人才的培養和全民族的進步無疑是具有無可估量的作用。教改實施多年并沒有改變傳統教育的模式,當今的學校教育仍然是傳統教學中的三個中心一“以老師為中心,以課程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育者強調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記憶,缺乏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項目”與“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定義
“項目”就是以一套獨特而相互聯系的任務為前提,有效地利用資源,為實現一個特定的目標所做的努力。“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是以學習研究學科的概念和原理為中心,通過學生參與一個特定活動項目的調查和研究來解決問題,以建構起他們自己的知識體系,并能運用到現實社會當中去。這是一種革新傳統教學的新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探究,運用與學習結合的教學模式。
二、以項目研究為模式的《電子創新》校本課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
1.形成完整的課程教學
創新教育的內容有許多,涉及到各個領域。本課程以電子為切入點,以電子基礎知識一實驗項目訓練一項目研究為工作主線設置課程內容,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撰寫教案。
課程內容分為:基礎篇、工具操作篇、實驗項目篇、創新競賽篇。第一部分:旨在提高學生在電子電路方面的理論知識,同時鍛煉實踐動手能力,主要介紹常見電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識及識別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實踐操作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主要包括電工工具的認識使用、焊接注意事項和焊接電路板的技巧等:第三部分:實驗項目(小制作)的訓練,通過給出電路圖和簡要電路工作原理,鍛煉學生認識電路和焊接電路的能力,培養學生制作電路的興趣。第四部分:競賽立項,主要是目前參加的工程賽和各級的創新大賽項目制作。
2.借助高校地緣優勢,形成導師機制
在師資方面,建立的是以“導學”的導師制。一方面:在校領導的支持下,讓更多的物理科組、實驗教師都走進了我們的指導教師團隊,形成一個團結互助的指導教師團隊: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的地緣優勢,在高校中組織了一批基礎好、有興趣的本科生和碩士生組成科技導師隊伍,參與本項目的實施。
3.建立完善的學員選拔機制
一方面:依托電子創新基地的平臺,在開展校本課程的過程中,組織一批對電子感興趣的學員進行培訓,在歷經電子元器件、基本電路、工具的實操的教學環節后,選拔一批學有余力且具備一定科學素養、科學研究能力的學員進入分組的項目研究。另一方面:結合全校的創新創意大賽,從中選拔具有創新性,可實現性的方案,吸收到項目課程中來,成為分組研究的課題。
4.以項目研究為模式的培養機制,形成課堂、培訓、研究、競賽的互動結合,產生了良好的效益實踐
通過導師開展授課、講座、項目研討等方式,創新地在中學中開展以項目研究為模式的培養模式。學生通過親自調研,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分析研究,撰寫論文等,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得到綜合訓練和提高。項目更多地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的教育意義
“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強調的是各門學科知識的交叉:強調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
“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這種學習模式能夠突破傳統教學中的三個中心——“老師、課堂、課程”。充分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導學”,體現在以教為輔。“以教為主”是要充分地發揮教育工作者的主體性,“以教為輔”是指“教是為了不教”,學員的學的模式主要體現在“會學”上,要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陧椖垦芯康膶W習強調的是“經驗、學生、活動”這三個中心,學習基本上采用“做中學”、和“發現式”的來開展,學生通過各種探究活動,通過制作作品、完成研究項目來達到知識學習的目標。它是一種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知識學科交叉、團隊協作、學生自主探究、內容與生活實踐相聯系的學習模式,項目研究的學習延伸了課堂的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以及思維方式都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項目研究模式在中學實施存在問題與思考
以項目研究為模式的學習,學生關注的是現實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項目的實施與學習者的興趣一致,而在項目的實施過程是探究性的學習、發現式的學習,“項目研究”這種模式毫無疑問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一種有效的模式。然而,項目研究是需要綜合運用各門學科知識,知識的交叉運用才能完成一個項目,這過程往往是完整的而非只零破碎的知識片段,需要的是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尤其在對一些項目進行深度研究,對中學生而言,在知識的儲備、科學研究的素養、研究方法等等都存在一定的距離。
這是一個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通過校本課程培訓、講座、項目研究、創新大賽等方式,在中學生中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培養中學生愛科學、崇尚科學,重實踐、重創新的精神,創新地在中學中開展以項目研究為模式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綜合素質方面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