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變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觀念,引導其進行自主創業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高職生提出的迫切要求。文章結合課題調研,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方法和途徑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拙見。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就業 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18-01
根據新華網人才頻道進行的《2013“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大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699萬,比2012年增加19萬,再次刷新紀錄,而計劃招聘崗位數卻呈現下降趨勢,“史上就業最難季”成為了今年夏天沉重的話題。[1]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想法設法幫助大學生畢業后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在社會上立足成為了高校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創業教育開始被廣大的高校教師所關注。
相較于本科學生來說,高職院校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理論水平較低,但是在專業技能實踐方面則更加有優勢,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創業教育、增強自主創業理念、提高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是幫助高職生實現自己謀生愿望和致富夢想的基礎,對促進高職生在社會的大熔爐獲得更好的發展大有裨益。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
(一)學生就業難度降低,但去向單一
根據本人申報的課題調研得知,超過一半的高職畢業生在畢業前夕就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其中主要的途徑來源于:學校推薦(1/3)、人才交流會(1/3)、和網絡求職(1/3)。畢業生就業單位當中,超過了八成為私營或者私人企業,并且能夠與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另外,從調研的結果當中還獲知了超過2/3的畢業生月薪介于1000元到2000元之間,超過1/3的少部分畢業生起薪能夠超過2000元/月,根據這一數據可以獲知我省的高職畢業生起薪已達到了同級別的平均線。
(二)用人單位看重工作經驗
超過一半的學生在求職的過程當中由于各種原因遭受到了歧視,集中表現在經驗歧視、性別歧視、戶籍歧視以及學校歧視等四個方面,其中經驗歧視是在受訪者當中選擇最多的一項。可以看出在高職畢業生求職過程中,崗位對工作經驗的要求是非常看重的。
(三)這山望著那山高,跳槽率偏高
在高職畢業生當中,由于薪金、崗位以及待遇問題的原因,導致了學生頻繁跳槽。在進行數據統計的時候發現,高職畢業生在半年內沒有換過工作的僅僅占到了57.5%,約為15.1%的學生換過一次工作,27.9%的學生換過兩次工作。在崗位當中獲得豐富的工作經驗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高職畢業生頻繁跳槽對積累工作經驗,幫助提升工作能力毫無益處。
(四)創業條件不夠成熟
調研中有創業打算的學生表明,約有73.2%傾向于與人合伙,而不是自己只身一人創業,影響到創業的因素主要有:小額貸款資金扶持難以獲得。創業教育和培訓不足,創業政策缺失。大多數受訪學生的創業指導來源于個人父母、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老師以及親朋好友等。
二、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方法的幾點拙見
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高職生必須要轉變傳統的就業理念,要清楚的認識到考進大學就可以“高枕無憂”是一種落后的觀念。伴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作為高職院校來說也同樣要加強對學生就業觀念的培養,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創業還尚未形成主流形勢,主要表現在缺少具體的創業目標和實現的方法,針對這一現狀,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學生就業創業理念進行培養,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加強學生的創業技能培訓,就算當前的形勢和條件并不是在最理想的狀態,同樣也可以為將來時機和條件成熟之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高職院校應該要注重從廣大學生知識領悟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入手,培養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就業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此途徑來實現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的創新,進而能夠培養出適應時代潮流和形勢發展需要的學生。其主要的途徑如下:
(一)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過去,大學生有“天之驕子”之稱,只要上了大學,畢業后國家、學校可以幫助學生就業。但是到了當今社會的條件下,這種優待早已成為了歷史,迫切需要學生創新自己的就業觀念,充分的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理論和實踐經驗,根據社會的需要,合理的調整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思考自己的創業方向,確定合理的創業目標,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實踐上進行改革,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理念培養環境。
(二)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經營理念
具備一定的生產經營理念對于準備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包含了有市場調查與市場定位,可以考慮在學生教學內容當中開設市場營銷、經濟管理等課程,讓學生能夠系統的進行學習,為將來走出社會更好的進行就業創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當代大學生對未來有著良好的憧憬,缺少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針對此類普遍特點,學校也應該加強重視,將學生培養成真正的經營者和管理者。
(三)強化崗前培訓
高職院學生的畢業實習,是一個非常能夠鍛煉學生能力的過程,在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實踐在學校學習過的知識理論,在這其中能夠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成功與失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積累過程。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尚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不管是在創業教育還是創業教育開展的效果,都還存在著大量的工作需要逐步去解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當前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重視起來學生的創業素質培養,可以想象伴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科技形式的全面發展,全社會對于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逐步加深,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當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創業之路,創業英雄也一定會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1]資料來源于新華網人才頻道,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hr/
[2]李寶元.創業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其實現[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年06期
[3]賴澤源.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4]記者 夏靜 通訊員 鐘勁松.創業教育是化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舉措[N].光明日報,;2008年
[5]徐小洲,夏曉軍.創業教育 [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曾學清,女,1982年9月生,湖南長沙人,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