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娟
【摘要】在職業教育的電子專業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擁有較厚的知識底蘊和較高的技能水平固然重要,也是顯而易見的目的。但是職業學校仍然和其他普通學校一樣,需要素質教育,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職業學校的素質教育即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將一時受教育向終身受教育轉換,從強化知識技能和規范職業行為兩方面展開研究,談談自己在電子實訓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體會。
【關鍵詞】技能強化 行為規范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20-01
作為一名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應該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考慮學生是否能終身受教。盡管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這些學生仍然缺少人的基本素質,行為習慣較差,如果只是一味傳授知識和技能,不僅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同時學生將很快遺忘所學的知識,也無法讓學生終身受教。只有著眼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為了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只有規范好學生的職業行為,才能進一步強化技能。
古語有云:“泰山不拒細攘,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可見嚴謹做事非常重要,是至理名言。嚴謹細致是一種工作態度,是一種職業素養,是責任心的最好體現。
根據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學生普遍行為習慣差,缺乏責任心,做事十分馬虎,草草了事。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在專業實踐過程中也是如此,因此如果平時不注重對學生行為規范的引導,根本無法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結合目前實訓場所和企業的7S指標要求,談談自己在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的幾點體會。
一、重視工序的操作流程,強化職業技能
(一)落實焊接五步法,強化焊接能力
在電子實訓教學中,電烙鐵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盡管老師已經認真仔細地教授了他們應該如何使用電烙鐵焊接元器件,但是他們還是會不知不覺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幾乎很少有學生能認真自覺地按照焊接五步法進行焊接,包括拿電烙鐵、焊錫絲的姿勢都是不規范的,很多人會先將烙鐵放在焊盤上,然后左手顫抖著送上錫絲,導致焊盤翹起脫落。因此只要學生要使用到電烙鐵進行焊接,我們都要不厭其煩地提醒和糾正他們使其養成正確的焊接習慣。
(二)加強萬用表的使用,強化器件檢測能力
在制作電路之前,首先是讓學生學會清點、篩選、識別和檢測元器件,確保元器件的正確,但學生總是迫不及待地將拿到的元器件往電路板上插,不愿意去清點和識別,更不愿意去檢測,裝到指定位置上就焊接,幾乎很少有學生會拿起萬用表檢測它的好壞,抱有僥幸心理,不僅沒有養成使用萬用表的良好習慣,也是對電路制作的一種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在多次電路的制作中我發現如果沒有長時間的要求和提醒,大部分學生識別了元器件后就開始使用,后來經過反復強調檢測重要性,學生才定下心來認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如果電路制作是一次就成功的,學生往往不會重視這個過程,于是在一次電路制作中,我故意將一個壞的電阻替換掉個別學生袋子里好的元件,沒有檢測出錯了怎么也找不出原因,總是盯者著板子說明明沒有焊錯啊,然后讓班級其他同學幫忙找原因。當學生知道原因后恍然大悟,意識到這樣的忽視可能會給后面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從此以后便能正視萬用表的使用和元件的檢測了。
(三)重視細節,嚴格按照裝配要求制作
在檢測完元件后進行裝配,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每種元件的規定裝配高度進行裝配,每種元件都有它的最佳裝配方式和高度,比如,色環電阻的朝向要一致,除了大功率電阻按照特殊的裝配要求外,一般情況下電阻都要緊貼板面裝配;三極管等元件和板面保持3-5mm的距離,引腳要同等高度,且同種元件高度要保持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懶于干這項細活,他們認為電阻色環的擺放并不影響電路的調試,為何要多此一舉,對于引腳的高度,總是等不及將引腳拉平衡就著急往上焊。盡管學生很不樂意做這件事,但是我仍然多次向他們解釋這樣做可以方便自己檢查電路也方便他人查看電路,并且要求他們反復改善不符合裝配條件的地方,直到每個元器件都合格為止,多次這樣指導和要求后,學生的思想也有了改變,每次完成的電路已經不需要再去指出裝配的不合理,他們都將思想融入了行動,能自覺地按照指標去做好,已然成為裝配習慣。
(四)強化電路搭建和DXP繪圖的布局和走線規則
在學生焊接元件進行電路搭建時,焊接的要求、電烙鐵的使用注意事項是要始終提醒學生的。電路搭建中元件的布局和電路的走線與DXP繪圖要求幾乎一樣,把要求明確說明并反復強調,走線要規范走直線,并且要避免交叉線,布局要考慮整體性,合理使用板面和圖紙不浪費。把標準定高,不合格的作品讓學生修改直到合格為止。
(五)通電事項
在通電前,提醒學生檢查電路是否有錯,調好電源電壓后再接線通電。讓學生意識到每一步的重要性。個別學生總是在電路通電過程中發現電源不對而直接調節改變大小,明確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而且非常危險,必須事先調好電源再接通電路。若發現電路異常,立即斷電,檢查電路。養成良好的通電安全意識,規范用電。
二、養成良好的實訓習慣,規范職業行為
在起初的實訓課中,當在進行電路通電調試時,只有個別學生有意識在學案中記錄實訓現象,大多是在多次提醒后才進行記錄的。實訓結束后大部分學生也沒有整理工作臺的習慣,收拾了自己的工具箱就離開了,十分不整潔。如果只是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不注重職業行為規范的引導,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專業氛圍仍然是欠缺的。在趣味性電路的制作與通電檢測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執行每一項任務前后都要填寫相應的內容,比如,在電路制作搭建前,必須檢測元器件,將元器件的檢測數據和好壞的結果填入實訓表格,每處通電都要記錄通電現象,在模擬知了聲電路制作后半部分中,首先制作音頻電路,挑選檢測音頻電路的元器件,制作完成后通電,記錄揚聲器的工作狀態,是有聲還是無聲,無聲就檢查電路連線是否正確,有聲則記錄發出何種聲音。當整個電路全部連接完成時通電再次記錄揚聲器的工作狀態,是否正確發出“知了”聲,若不是,檢查某處電路連接。讓學生學習做事都有層次感,有條不紊。結束后強調必須把工位整理地和之前一樣,擺放烙鐵的位置、整理儀器線頭、清理桌面等,在多次嚴格強調后,即使哪次沒有提醒,學生也有意識地自覺做好工位整理。
只有從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開始,使其養成嚴謹細致地學習和工作態度,掌握專業技能要求,規范職業行為,從而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使其綜合發展,具備終身學習專業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