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虹
【摘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每位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而要想達到這一教育目的,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合理地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自主的學習能力,才能最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英語課堂的創新教學。
【關鍵詞】創新能力 創新教學 質疑 合作 新課程理念 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01-02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形勢,我國實施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則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啟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為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現,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從而實現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堂的創新教學。那么高中英語的創新教學是體現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行為,即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下面就這方面的問題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說教師如何去教是高中英語創新教學的關鍵。
首先,教師的素質是高中英語創新教學的前提。
只有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擴大知識面,積極而有創造性地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懂得怎樣組織和進行教學才能適應創新教育的要求,才有可能實現英語課堂的創新教學。同時,教師也要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引進創造機制,相信學生的能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傳統的主角轉變成課堂的配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其次,教師如何實施教學是實現高中英語創新教學的保障。
一、創設質疑情境,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而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多設置一些適合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疑問,讓學生能夠做到“跳一跳就夠得到”。同時,在課堂上不要什么都給學生講,要鼓勵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從而培養他們質疑和解疑的興趣和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
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接受。不要過分依賴老師而應該多一些自我意識。不應該束縛學生的個性而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學生產生了疑問才會進一步思考如何去解決疑問,我們才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鼓勵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交流的情境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因而我們在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環境,使得語言學習能夠學以致用。通過交流,學生不僅實現了表達、表現自己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別人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進行再學習。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英語教學的情感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格。因為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有效途徑。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討論和互相學習。這樣,個人的思維在集體的智慧中得到發展,同時又能吸取別人身上的精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設計多樣的學生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應該擯棄傳統的陳舊的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做事、思考和合作來體驗語言、體驗學習的快樂以及享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們在語言的運用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Book2 unit1 Cultural relics 中,閱讀后設計一個辯論賽,辯論是否應該重建一些文化遺址。讓同學們通過本組內的合作討論互相學習,同時與對手進行辯論,將自己的觀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表達出來,使其在“用”中發揮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Book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中涉及到體育運動項目,可以設計讓一個學生表演出一個項目,讓其他同學用英語說出來。通過這種方法,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也展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整合教材內容,為學生積累語言素材,進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發展其思維
教材的設計和編排是適應大多數地區的學生的,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知識水平,當地的文化特色,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增減教材內容,調整教材的順序。例如,Book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的處理中,將workbook 中的第一題的關于體育運動項目的一些詞和Speaking and writing 部分中的討論你最喜歡的體育運動的話題與warming up 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對于the Olympic Games 能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也積累了大量的關于奧運會的素材,為下步的語言輸出做好了鋪墊,有利于發展其思維。
最后,關注學法指導,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保駕護航。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給學生知識不如交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學生具備了自我學習的能力,才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能力。比如,教會學生單詞的拼讀規則,而不是教會每個單詞的讀音。教會學生教材課文的閱讀方法,目的是為了讓他們能夠讀懂課外水平相當的讀物。教會學生預習課文的重點,是為了培養學生向老師質疑發問的能力。只有經過這種長期的訓練,我們才能不斷地喚起學生潛在的創造潛能,為他們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只有在課堂上我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協調好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教學設計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2]《教學的藝術》董遠騫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英語整體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盧凌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4年
[4]《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侯渝生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