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才
摘 要 小學生求知、表現欲、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模仿、有效注意時間短;對那些有趣、放松、快速、能看到、聽到、感覺到、生動形象、直觀的變幻多樣的事物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運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為兒童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情境,幫助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
關鍵詞 多媒體 小學語文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特點。將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以合理運用,能充分創造出個性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教學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但是,由于老師們對多媒體的認識存在著誤區,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那么如何做才恰當呢?
1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學習情境
心理學研究指出,認知活動是與人的情感活動緊密聯系的。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情感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入情入境,借境感悟。如我在教學《月光曲》一文時,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三幅圖:月光下平靜的大海、微波粼粼的大海、波濤洶涌的大海,同時配上鋼琴曲《月光曲》中相應的樂章,讓學生入情入境,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再比如說教學《鳥島》一課,引入課文時,可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的情境:那小島上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生動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仿佛置身于“鳥的世界”。這樣,情隨境生,學習的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又如在教學《美麗的蝴蝶谷》一課,盡管文中對蝴蝶谷中的景象作了生動的描繪,但只靠教師的語言進行說教,有的學生還是難以感知的。不懂就會感到乏味,不愿意學,這樣便無法從課文中獲取知識。倘若我們利用多媒體把金光燦燦的蝴蝶或是五彩繽紛的蝴蝶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此時,同學們會感到有趣,從而激發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2利用多媒體課件,縮短時空限制
縱觀現今的語文教材,其中有不少反映過去甚至遠古的作品,如《兩小兒辯日》、《圓明園的毀滅》等;也有不少是反映異地風情的文章:如雨果的《船長》,再如沒有海邊生活體驗的學生學習《煙臺的海》;南方的學生學習《第一場雪》等。語文學科的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情感教學。可對于小學生而言,幾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會環境、中西方社會文化的差異、異地的風情不是教師一張嘴在講臺上就能說清楚的,更不要說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了。這時,如果借助多媒體手段,把當時當地的情形重現,一定能讓學生鴉雀無聲,潛然進入特定的環境中,引起情感上的強烈共鳴。如我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掠奪、放火情景的影片剪輯,從而加深了學生與課文的情感共鳴,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侵略者的丑惡嘴臉,更清醒地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哲理。
3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有老師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斷:教師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天游峰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寫出了天游峰的什么特點,當學生從這些句子里具體的字詞中感受到天游峰的“險”與“陡”以后,讓學生進行朗讀,可老師總覺得學生讀得還不夠味,于是,他又播放了一段反映天游峰險與陡的錄像,再次讓學生朗讀。在此過程中,教師適時地利用多媒體,突破了讀出天游峰的“險”與“陡”這一難點,十分有效地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真可謂恰到好處。
4注重學科特點,切勿“喧賓奪主”
新課改強調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學科的整合,但是語文畢竟是語文,她有自己的特點。語文不是政治課,也不是藝術欣賞課。它和數理化等別的學科不同。其他學科,師生雙方要在課堂上研究語言媒體所傳遞的各種知識信息,而語文則是研究語言媒體本身。語文教學的最終任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有老師在教學《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濫竽充數》的動畫片,花費了十幾分鐘時間,置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于不顧。 這種多媒體的使用完全脫離了語文學科的特點,簡直就是在濫用。多媒體的優越性是無與倫比的,運用得當可以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如虎添翼,大放異彩;運用不當則事與愿違。愿我們所有的語文教師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特性,真正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有利作用,實現多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最佳整合。
多媒體直觀形象,匯集海量信息,寓教于樂,將它合理的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能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拓寬學生見聞,培養學生多種能力。但如果運用不當,直接呈現,局限預設,不求實效,為用而用,花里胡哨,就會限制學生思維,僵化課堂,喧賓奪主。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避免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與學生想象力發展的沖突,遵循有效性、整合性、個性化三原則,活化課堂教學,講求實效,避免“形式主義”,注重學科特點,切勿“喧賓奪主”。只有這樣,才能讓多媒體有效地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