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顯剛
【摘要】網絡GIS是高校GIS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它具有綜合性強、技術更新快和應用范圍廣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對網絡GIS課程的教學進行探討,提出互動式教學、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實驗驅動教學等方法;并提出了以平時成績和期末筆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網絡GIS 教學 探討 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223-02
引言
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GIS技術也日新月異,基于局域網、廣域網和Internet的GIS——網絡GIS隨之成為研究的熱點和GIS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網絡GIS應用的廣泛性和未來前景的不斷擴大,網絡GIS已經成為高校GIS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1-3]。
目前,網絡GIS正處于不斷發展過程中,其教學方法和模式尚未定型[2]。因此,為了提高網絡GIS課程的教學質量,探索網絡GIS課程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從網絡GIS的課程特點著手,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網絡GIS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
1.網絡GIS課程的特點
作為GIS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2],網絡GIS課程是順應當今世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向網絡化發展的趨勢而設置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反應的課程教學情況來看,網絡GIS課程主要具有綜合性強、技術更新快和應用范圍廣等特點[4]。
(1)綜合性強。網絡化GIS(簡稱網絡GIS)是以網絡為平臺的GIS,是網絡技術和GIS結合的產物[5]。網絡GIS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具有多學科與技術的集成和滲透性[6]。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和理論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信息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技術》、《測繪遙感學》、《空間科學和管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等。由此可見,網絡GIS課程的背景知識理論與技術支撐內容較多,對于學生學習該門課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該門課程的技術支撐內容較多、學習內容復雜,學生學習任務較繁重[7]。眾多因素致使《網絡GIS》變成了一門枯燥無味、難以掌握的課程,一些學生甚至產生了抵觸心理,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7]。
(2)技術更新快。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GIS也得到迅速發展[1],其相關知識與技術發展更新速度快[4]。許多新的觀念、新的研究思路、新的技術、新的科研成果[8],層出不窮。而網絡GIS是以一系列信息技術為支撐的[1],如ArcGIS、MapGIS、SuperMap等GIS開發平臺技術;Java、C#、Javascript、Flex、Sliverlight等編程技術;Web、Android、ios等開發技術。這些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網絡GIS技術課程的教學更新也必須與時俱進。
(3)應用范圍廣。網絡GIS是一門應用范圍廣的課程。網絡GIS技術已經與社會公眾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2]。在企業信息化方面,網絡GIS已廣泛應用于測繪、國土資源管理、城市規劃、通信、市政管理、災害防治、水利等各行各業;在百姓生活方面,網絡GIS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如百度地圖、谷歌地圖、車載導航等。
對于學習網絡GIS課程的學生來說,除了需要掌握網絡GIS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會網絡GIS的設計和實現[3]。因此,該門課程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4]。 2.網絡GIS課程教學改進
網絡GIS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同時具有技術更新快和應用范圍廣等特點,針對這些課程特點,主要采取以下3種方式進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得有的放矢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圖1)。
(1)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特征在于強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雙向交流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9]。
網絡GIS課程的綜合性較強,其教學內容不僅涉及到計算機、網絡、通信等基本原理與方法,還包含了GIS、WebGIS、移動GIS等技術方法和應用實例。因此,具備了互動式教學的基礎。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可通過學生對教材的自主鉆研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如:教師可在課程結束之前,提前布置下次互動式教學的內容,并讓學生分小組下去提前做好準備;在正式教學之前,讓學生對準備的內容分小組進行匯報,教師對其內容進行點評等。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9]。
(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21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獲得和處理信息手段越來越豐富的信息時代,也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時代[6]。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網絡GIS的結構知識體系的日益膨脹,這對網絡GIS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面向21世紀的高等教育,網絡GIS課程教學應與時俱進[6],網絡GIS只有走向智能化、多維動態的發展道路,才能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才能為各行各業提供高性能、高質量的空間信息服務[10]。
在教學內容上,指導老師要保證傳統的理論知識整體結構框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及時更新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其反映網絡GIS的最新進展,通過相關課程內容設置,讓學生與時俱進,及時掌握最新的知識點,如數字地球、移動GIS等。
(3)強化實驗驅動教學。網絡GIS課程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為了適應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狀況,學生需要采用多途徑多方位的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2]。上機實驗是使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必需環節[2],也是網絡GIS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加強實驗教學,通過上機實驗,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熟悉應用主流WebGIS、移動GIS等軟件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提高編程實踐水平。
其中,上機實驗學時與理論教學學時至少按1:2進行配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課程實驗內容進行設計,對實驗任務進行分解、具體實驗內容進行安排等[7]。學生可通過實驗過程對課程理論知識進行消化與吸收,將實驗與教學相結合,以實驗促教學,以教學帶實驗,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程考核方式
網絡GIS的課程教學內容和要求是:①掌握網絡GIS的基本原理與方法;②掌握幾種典型的網絡GIS;③了解網絡GIS前沿及相關技術;④熟悉網絡GIS二次開發技術。
為了達到網絡GIS課程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同時綜合考慮網絡GIS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本文建議以平時成績和期末筆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其中,平時的學習成績占60%,主要包括課堂表現(30%)和上機實驗(30%)兩項;期末考試的筆試成績占40%。
這種考核方式,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平時學習過程的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從而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結語
作為網絡GIS課程的任課老師,探討和改進其教學方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教學實踐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對網絡GIS課程的課程特點、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進行了探討,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進是休無止境的,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強和完善。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共同探索,使我們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周林,黃鷹. 網絡GIS教學模式探討[J]. 科教導刊,2013(1):139-140
[2]黃華國,張曉麗. WebGIS課程教學模式構建[J]. 中國林業教育,2008(5):4-7
[3]陳國良. 網絡地理信息系統教學體系研究[EB/OL]. http://www.paper.edu.cn, 2006–09–06/2013–11–27
[4]劉遠剛,何貞銘,蔡永香等. 《WebGIS原理與方法》教學改革與探索[J]. 長江大學學報,2011,8(6):133-134+144
[5]鄧勛飛. 基于GSM無線傳輸的網絡化GIS農田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 2006
[6]李謝輝,陳世強,李亞婷. 21 世紀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探討[J]. 地理空間信息,2010,8(3):144-147
[7]李鵬,王延霞,王春. 項目導向法在《Web GIS》教學中的應用[J]. 滁州學院學報,2012,14(2):122-124
[8]俞曉瑩,覃事婭. 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面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J].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3):7-9
[9]張永年.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 包裝工程,2004,25(3):228-229
[10]陳信芬. 基于ArcIMS的WebGIS開發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