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音主持專業已經遍及我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中的二百多所高等院校,而且每年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多達上萬人,有關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問題愈發顯得重要。文章闡述了我國現階段播音主持人才需求現狀,并為未來的廣播電視業播音主持人才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播音主持;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一、引言
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逐漸走向壟斷,報業集團營運而生,到1920~1930年,先后出現了廣播和電視。根據某些資料統計,在當今社會,播音主持專業是一個熱門專業,該專業已經發展到覆蓋了我國的二百多所高等院校,且每年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多達上萬人。目前,我國各學校開展關于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多層次、多樣式的個性化教學,并逐漸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學系統和教學網絡。播音主持作為一個專業化的學科并逐步走向學科建設的成熟階段。中國社會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變革的需求極其強烈,但是,如果在現有的體制框架內,我們無法有效地實現中國傳媒業的跨越式發展,傳媒業就無法很好地承載時代發展賦予它的歷史使命。
二、播音主持專業的起源與發展
1906 年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廣播誕生,主要內容是娛樂性質的笑話、歌曲以及小提琴獨奏曲。美國1923年在華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廣播電臺。1940 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中央廣播電視臺的前身成立。1958年,新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開始播出,在改革開放之后,歐美等流行節目的模式引入我國,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廣播電臺增加到四十多個,播音員的數量也有所發展。1981 年中國中央電視臺針對臺灣地區播出《空中之友》節目。中國的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是伴隨著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在中國傳媒大學發展十幾年之后,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廣播事業的興盛,中國有關播音主持專業的全國院校逐漸增多。
在新的世紀中,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傳播業尤其是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各種電臺頻率、頻道設置增多,媒體尤其是主持人的數量也在膨脹中。對于我國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進行分類:綜合類院校包括廣州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等;師范類學校包括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藝術類學校包括新疆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等。總之,正如張頌教授所說的那樣,現代播音主持專業發展現狀空前繁榮,但我們在建設播音主持學科時也應該眼光朝外,從國際廣播傳媒的高度發展自身優秀的播音主持專業人才。
三、播音主持專業的受眾群體
目前,考取院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群體主要是高中藝術生。而且,播音主持專業現在屬于藝術類的細目下,高中藝術學生群體也需要參加全國藝術類考試的提前批錄取。同時,這種考生除了參加每年一次的高中生決定命運的高考外,還需要提前半年時間到全國各地參加每個院校關于播音主持專業的招生考試。報考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群體主要應該具備下列幾種素質:
一是具備有聲語言表達能力,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都會把針對考生有聲語言的考核放在首位,因為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主要從事的就是與語言應用有關的工作。而有聲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括學生要具備準確、普通話標準,方便受眾接受;學生的聲音要圓潤動聽,要求每一個音節發音清晰,而且在整篇章節中也要圓潤動聽;學生在播音主持時的情感要富于變化,以達到感染受眾的目標。
二是具備正確的政治覺悟、道德操守以及社會責任感。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要求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應該德才兼備,學生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高尚,有正確的倫理觀念認識,對職業的敏感性和責任感。
三是要知識淵博、技能多樣。現階段的觀眾審美能力提高,對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不僅需要朗讀稿件,還能身兼數職,學會采編、節目制作等,因此學生應該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內涵,要有敏銳的新聞觀察點;要有強大的外語交流能力,隨著全球化合作的加強再加上中國是一個開放性的國家,促使播音主持必須能夠利用流利的外語進行交流,體現了國家廣播人才的魅力。
四、播音主持專業人才需求的新趨勢
到 21 世紀的今天,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的繁榮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和文化之間交往的加深,這種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也給我國的廣播傳媒業既帶來發展的機遇,又帶來發展的挑戰。對室外突發事件的現場直播更能考驗播音主持人的職業性和專業性,也是播音主持中最難的類型。針對現在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我們需要其具備如下幾點能力:一是要有能力應對突發事件。二是要有媒體之間的直播合作能力。在現階段的廣播電臺有關新聞現場直播對播音主持人的挑戰非常大,直播新聞時的情況突發性,而且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所以,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應該要加強自己的現場直播能力。
五、結束語
高速發展的中國廣播電視事業,有關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問題愈發顯得重要。任何一種新事物的誕生都和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發展不可分割。高校在選拔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時,一是具備有聲語言表達能力,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都會把針對考生有聲語言的考核放在首位,因為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主要從事的就是與語言應用有關的工作。二是具備正確的政治覺悟、道德操守以及社會責任感。三是要知識淵博、技能多樣。
參考文獻
[1]胡正榮,段鵬,張磊.傳播學總論(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胡正榮,張磊.時代之印——中國媒介三十年(1978~2008)[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3]盧文杰.中國傳媒業的系統競爭研究:一個媒介生態學的視角[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4]黨靜萍.傳媒教給我們什么:青少年傳媒素養教育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程璇,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