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新
[摘要] 當前,腐敗現象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仍時有發生,并且更加多樣和隱蔽。本文主要強調通過強化財務管理地位、增強財經法制觀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素養、加強審計監督管理等措施來強化財務監督,從而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各類腐敗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 強化;財務監督;預防腐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20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3- 0029- 02
自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實施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嚴格落實,尤其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每周通報制度的建立,使得腐敗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各種形式的腐敗現象仍時有發生,并且呈現出隱蔽性、多樣性、多發性等特點。繼車輪上的腐敗、舌尖上的腐敗、休閑上的腐敗、會議上的腐敗之后,美容上的腐敗近期再次沖擊人們的眼球、刺激人們的神經,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曹淑杰消費13萬元獲刑10年,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原總會計師魏淑清消費19萬余元獲刑20年,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原法定代表人石永怡消費100萬元獲刑11年,北京市衛生局機關工會原主席白宏消費399萬元獲刑15年,北京市財政局經濟建設二處處長、農業處處長楊蘋消費16.9萬元獲刑10年,等等。面對層出不窮、花樣繁多的腐敗現象,政府不僅需要加強干部的道德修養、堵死管理機制的漏洞、規范公權力的使用,而且需要強化財務監督工作。
1強化財務管理地位
財務管理是一個單位整個管理體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財務監督作為經濟監督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最直接、最及時的特點,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財務部門要切實履行法律所賦予的對單位的經濟活動、資金運動進行監督的責任。腐敗最根本的動機是經濟利益的驅使,究其根源,腐敗現象都是金錢的交易,即經濟利益的非法流入和流出,而金錢的交易都是要在賬上來體現的。一個單位的財務管理如果是不規范甚至是混亂的,就會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造成違規消費、貪污、挪用、侵吞、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的發生。反腐敗的措施、方法,主要有不斷制定反腐法律、不斷下發規定和禁令、利用貪腐案件進行警示教育、樹立廉政典型、懲治部分貪腐分子、開展不同形式的明察暗訪、暢通舉報渠道等,其中建立監督約束機制是反腐敗的治本措施,而規范財務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強化財務監督則更直接、更具體、更有效。因此,必須把加強財務監督作為預防腐敗的關鍵環節來抓,將財務管理貫穿于反腐敗的全過程,通過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后查處來有效揭露和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
2增強財經法制觀念
單位主要領導和負責財務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財經法規、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熟悉并掌握財務管理情況和財經運行規律。要提高自我約束意識,不斷增強按照國家財經法規制度辦事的自覺性。要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收支計劃,尤其要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加強預算編制和預算管理,杜絕虛假預算和不合理列支,提高項目預算執行率以及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尤其是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完整性,拒絕受理不真實、不合法、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杜絕偽造、變造憑證賬簿,編制虛假財務報告,隱匿或故意銷毀各種會計檔案資料,授意、指使、強令有關人員做假賬等現象發生。要增強民主意識,切實做到民主理財,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不能以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來謀取私利,切實做到廉潔自律,出以公心,不謀私利。
3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各單位要建立健全各種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管理體制,通過制約機制避免違法違紀現象發生,同時要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認真執行制度、拒絕執行制度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嚴格報賬的審批手續,堅持審批制度,對開支不合理的不予報銷,票據要素不齊全的不予報銷,沒有會簽的不予報銷,超越權限簽批的不予報銷。要把財務監督活動滲透于管理各個環節和全過程,財務監督不能就某一項資金使用進行監督,應當貫穿在資金使用的全過程,貫穿在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費用管理、專項資金管理、資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只有做到全過程和各個環節的監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監督。要增加財務工作透明度,實行財務公開,做到重大經濟事項和大額資金使用由單位集體研究,杜絕個人獨斷專行。要進一步完善財務審批的內部監督機制,規范經費開支程序和范圍,推行費用報銷聯審會簽制度,由經手人、審核人、分管領導和主管財務工作的領導組成核審會簽小組,所有報銷的票據須經聯審會簽小組全體人員審核簽字后方可報賬,不準個人擅自決定大額度經費的使用,不準單位主要負責人獨自簽批報賬,對未按財務管理制度執行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通過建立完善的簽批審核手續、健全的制度機制,諸如公款旅游、公款發福利、公款吃喝、公款娛樂、公款購物、公款休閑、違規報銷、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等各種違規違紀現象就可以基本杜絕,即使是披著“隱身衣”的一些隱性腐敗也可以得到有效防止。
4提高財務人員素養
財務人員在財務監督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切實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十分重要。財務人員如果不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就極有可能違法違紀;財務人員違背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就會幫助犯罪分子虛報賬單、造假賬、隱匿賬單、甚至銷毀賬單,從而使財務管理失控;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監督意識不強,就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財務人員首先要有較強的法制觀念,這樣才能在國家會計法律體系下正確履行會計人員的職責;其次,要具備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自覺摒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恪守職業道德,保持良好的職業信譽;再次,要強化責任意識,財務監督是法律賦予財務人員的重要責任,必須嚴格履行,不徇私情,不能怕得罪人,要敢于和不良傾向和腐敗現象作斗爭,為預防腐敗提供可靠屏障;最后,要熟悉財經法規和會計業務,財務人員要履行好財務監督職責,就要認真學習掌握財經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各項財務制度,規范會計核算,對會計憑證填制、接收、審核、入賬、財務報告編制、歸檔等各環節進行控制和把關,嚴把細核,確保賬證、賬實、賬賬、賬表相符,清晰、真實、準確、及時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在真實反映的基礎上進行財務分析,發現問題與不足,進行財務規范與監督。實際上,規范會計核算本身也是財務監督的一種手段,對發現的問題根據其特性及時進行處理、規范,以便準確地判斷各種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理,不斷提高財務監督水平。
5加強審計監督管理
審計的獨立性、公允性決定了其在經濟監督過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外部審計更具科學性和公正性,也可以更深層次地揭發問題和舞弊,及時制止違法違紀等行為,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審計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是強化單位內部監督不可缺少的制衡機制,通過提高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完善內部審計工作程序,提高內審工作人員的素質,拓寬內部審計領域等措施,加強和規范內部控制,及時發現并糾正會計核算、會計資料、財務收支、經濟活動中的一些不合規、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的情況,維護國家財經法紀,保證資產安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另一方面,要強化外部審計監督。在財務監督中單純強調內部監督是不夠的,還必須強化對財務工作的外部監督,也就是加強社會審計監督和政府監督。社會審計監督是指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根據有關規定,以獨立第三者的身份對委托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經費收支的合法性以及經濟活動的效益性等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對依法公開披露的單位會計報告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加強社會審計監督工作,是發現問題、查處貪腐現象的有效途徑。政府監督主要是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賦予的職責,對單位的財務財政活動、執行財經法紀情況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從而發現和查處違規違紀問題。
我們說,如果一個單位能夠真正做到嚴守財經紀律,規范財務管理,健全會計核算,強化審計監督,那么,就可以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主要參考文獻
[1]孔巧.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