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付長
摘 要:研究職業教育的規律,探索適合職業教育的教育方式,是當前進一步提高職教學效率,使之走出當前低谷,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職業學校學生;個性和人格;培養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堅定而自信的學生,總是高高興興地進行學習活動,很少因學習上遇到一點小困難而泄氣,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發展的情況一般要比那些缺乏自信和勤奮精神的學生好得多。
對成績優良者和落后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學習成績優劣的差異,很多并非是智力上的問題,而是個性上的因素所導致。在學生中成績優秀的一般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如,求知欲強、勤奮好學、善于自制、富有自信心、情緒穩定、心境安寧,學習時有耐力和堅韌性。而學生學習落后的原因,大都是學習自覺性不高、意志薄弱,缺乏堅持性,易分心和受干擾,懶于思考,一遇困難或復雜的問題就放棄思考或依賴于別人的幫助來解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個性和學生成績的優劣表現出正相關,不僅如此,它與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也表現出高度的正相關。
這體現在:具有良好個性品質的學生追求成功,這類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經常充滿信心,對于成功,他們歸因于能力和勤奮,而將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因此,對于這類學生來說,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促使以后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信心得以螺旋式逐步上升。而持有避免失敗心態的學生則與之相反,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把自己看成失敗者,行為顯得消極被動,他們把失敗歸因于能力,而把成功歸因于外因。因此,當他們失敗時,會消極地接受后果,認為自己既然不具備成功所必備的能力,努力是徒勞的;當他們獲得成功時,又認為這是一種巧合、偶然。總之,無論成功或失敗,他們的反應都是消極的,都會使他們變得消極無望、無所作為,這將會導致他們的創造力呈萎縮態勢發展。
在社會的適應性方面,個性也與社會的適應程度呈現著正相關。良好的個性對于威脅性很大的外部客觀世界(包括自然和社會)的作用和刺激具有耐受力和應變力。在與別人相處時,對別人積極肯定的態度多于消極、否定的態度,做到盡可能的寬容和忍讓,而對于其所歸屬的集體有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求得一種相容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本身具有健全的意志,能夠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沖動,并有對挫折和失意的耐受力和應變力;能夠把握周圍環境,適應和對付變幻多端的世界,保持積極主動的心理過程和平衡穩定的心理狀態等等。這些個性品質的發揮,使個體不但易于受社會的認同和接納,而且使個體自身也產生一種與社會的協同感和積極的心態。不良的個性則呈現出對應激反應的易感性和脆弱性。
在素質教育中,著眼點已不單純是學生智力的發展,尤其對于我們以培養實用人才為主要目的的職業學校,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技全面發展,著重于學生個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已是不容置疑的現實需要。同時,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個性品質與他們的成績、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以及與社會適應性方面都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鑒于此,我認為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是職業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目前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尚不盡如人意,雖然學生個性品質已受到越來越多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至今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還沒專門設置有關學生個性培養方面的課程,職業學校也很少有能及時給予學生心理輔導的專業教師。另外,一部分教師還缺乏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培養的認識,把教育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人際關系緊張、學習懶散、不求上進、早戀、說謊等歸于道德問題,只是簡單給予訓斥或紀律教育。由于沒有抓住學生個性品質這一根本原因,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中存在的這類問題。近年來,不斷見諸報端的很多事件,諸如因不堪學習壓力而發生的兒子弒母案,學生結伙逃課、搶劫等,都不能說與學生個性的缺陷沒有直接聯系。
當然,使學生摒棄不良個性,形成良好個性的過程是艱難的,它一方面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教師自身良好的個性感染影響他們,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環境,鍛煉他們的個性品質,并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同時需要發揮家庭、學校、社會有利因素的影響,促使他們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另一方面,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認識到不良個性的危害,使他們具有培養自身良好個性的強烈內在需求。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學校畢業生推向人才市場的今天,社會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業學校在進行文化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包括人格培養在內的其他教育,這樣才能造就出德、智、體、美、技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也才會使職業學校真正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基地。
參考文獻:
趙麗琴.培養學生良好個性的幾點思考[J].語文建設,2012(06).
(作者單位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技工學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