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春等
摘要 結合植物分類學的教學特點,從自主學習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網絡環境下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討了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實施措施。
關鍵詞 網絡環境;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3-04154-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features of plant taxonomy, begin with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the measur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were discussed as well.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Plant taxonomy; Autonomous learning
植物分類學是依據植物的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特征,結合地理分布,對種類進行鑒定、描述、命名和分類的研究工作,是植物系統學及其相關學科研究的基礎。目前各高校開設的植物分類學就是以形態學為基礎的經典植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作為與生物科學專業相關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具有知識點繁多、課時少,教學內容廣而深、教學進度快、教學管理相對較松散等特點,學生在學習時通常感到難理解,難記憶,從而對該課程學習失去興趣[1-2]。筆者擬從自主學習的概念入手,分析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及在網絡環境下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可行性,探討學生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措施。
1 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主管理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自主學習最先被引入語言類的學習[3]。自主學習不等于“自已學習”,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學習目的,在適應專業需要和社會需求的條件下,自覺地、有針對性地學習,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體,能動地學習。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認知角度去揭示植物分類學教學全過程,探索植物分類學的學習規律、學習方法。網絡環境下的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是學生利用網絡環境提供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主動地、有主見地探索性學習,其實質是在教學過程中,從以教為中心走向以學為中心,從以教師為中心走向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主體認知生成過程中融入學生自己的創造性和見解[4]。
2 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2.1 自主學習的培養是大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必要條件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綜合人才,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為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競爭,終身教育的理念應運而生。終身教育要求大學教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為目標,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5]。教師作為傳承知識的引導者,不可能把所有知識都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習的本質——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古人云:“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句話強調了教師在學習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導,而要真正學好,還需要學生花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植物分類學課程的學習也是如此。
2.2 自主學習是植物分類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
教育部2004年頒布實施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植物分類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學習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學”的重要性,忽視發現和探索等方式對課程學習的重要性。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和機械的學習方式嚴重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積極性低,通常只能死記硬背地應付考試,一到實際應用就完全失去方向,學習效果差。為此要真正切實貫徹《綱要》的要求,落實教學改革,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勢在必行。
3 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可行性
3.1 網絡技術為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源
傳統的植物分類學學習主要通過書籍、標本查閱和野外實習等方式來獲得知識,由于各種環境條件的限制(特別是標本查閱和野外實習),使學生不能獲得足夠的學習信息。雖然課堂教學和臘葉標本學習在植物分類學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僅靠教師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來傳授內容繁多的植物分類學知識是不可能的。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各種國內外數據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學生完全可利用網絡技術,如各種數據庫、課程學習網站等提供的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自主的、輕松的、靈活的自主學習。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植物分類學數據庫有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http://www.cvh.org.cn/)、中國植物圖像庫(http://www.plantphoto.cn/)、中國數字植物園(http://www.cvbg.cn/)和中國自然標本館(http://www.naturemuseum.net/)等,這些數據庫內擁有大量的、內容充實的圖片數據可供學習。特別是iFlora的發展,為植物分類學學習提供了重要學習素材[6]。
3.2 網絡技術為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提供了交流平臺
基于網絡的交互討論式學習是利用互聯網建立虛擬社群,學習者以交互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和交流,直到對教學內容有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基于互聯網的虛擬社群不僅提供了信息流通的通道,同時也累積了信息中所蘊涵的知識,形成一種巨大的知識倉庫。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基于網絡的交互討論式學習已經成為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常用的交流工具有QQ、MSN、BBS、BLOG、WeChat等,它們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展提供了交流平臺。植物分類學雖然具有明顯的實踐性、季節性、地方性及遲效性等特點[2]。但在這些交流平臺上,學生可討論問題和分享資源,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分類學中的各種專業術語以及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植物分類學知識,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可見網絡交流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植物分類學有巨大幫助。
3.3 學生已具備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的條件
植物分類學課程通常是開設在學習專業基礎課《植物生物學》及《計算機基礎》之后,這時學生已具備自主學習該課程的基礎知識,學生可自由利用教師和網絡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其次當代大學生基本每個學生都有電腦、手機等數碼用品,他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課程網站、學習網站、網上BBS討論、QQ群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不僅得到老師的幫助,還可以從同學及朋友之間獲取幫助。大學生課程時間通常較少,有較多的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為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時間保證。
4 網絡條件下植物分類自主學習的幾點建議
4.1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思想決定行動,積極的思想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師要根據植物分類學學習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正確認識植物分類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認識到植物分類學的學習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能完成的,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必須利用課外時間尋找機會加強自主學習。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4.2 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植物分類學課堂教學的主體,通常以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通常只能被動接受。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各種植物特征,不能靈活運用于實際。自主學習不等于自己學習,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為此,要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傳統的“授之以魚”的教育方法向現代社會所需求的“授之以漁”的方法轉變,使教師從傳統教學中“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進行及時詳細的解答,可利用電子郵件、QQ群和網絡課程的在線答疑方式。
4.3 注重實際應用,加強交流學習
鑒于植物分類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量采集標本。在采標本的同時,充分利用數碼相機、手機等器材對不認識的植物進行攝影,然后將圖片發布在網上,在網絡上進行交流,共同學習。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實現相互間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也可不斷地擴展和完善知識面,這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真實體現。在植物分類學自主學習過程過,教師應經常通過諸如QQ群等虛擬社區組織課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解決他們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同時也可以為其他人提供幫助,提高學習植物分類學的興趣。
4.4 合理取舍網絡信息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只要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就會得到十分豐富的網絡信息,但這些信息并非都是正確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取舍。因為植物存在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現象,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利用工具書,篩選正確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周繇.植物分類學教學改革初探[J].生物學雜志,2002,19(4):43-45.
[2] 廖亮. 植物分類學教學改革及實踐中的幾點做法[J].生物學通報,1996,31(12):32-33.
[3]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7.
[4] 劉威.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9(2):140-143.
[5] 梁莎.淺析培養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J].高等教育,2014,136(2):195-197.
[6] 方偉,劉恩德.經典植物分類學的發展與iFlora[J].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2012,34(6):5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