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摘 要:教學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共同合作學習,進步發展的過程?,F如今,全國大范圍內開始進行新課改,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模式、教學目的、重視課堂教學以及以人為本的中心理念。所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提高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發展成了一大問題。首先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其次應該注重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教師則應起到指路明燈的作用,促進、引導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有效性
通過不斷的改革與實踐,教師也逐漸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現如今的合作學習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部分合作小組徒有其表,并沒有真正進行合作學習;而有的合作小組并未人盡其才,大多是在旁看熱鬧的;有的教師盲目追求教學進度與表面成就,沒有給予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現代社會需要全方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僅僅是單純的模仿和背誦已經無法滿足現在需求,合作、實踐以及獨立思考才是現代數學教學的重點。實踐才能出真知,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合作實踐,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技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四方面來促進。
一、強調合作學習目的
合作是以己之強補彼之短,相互促進的過程,可是合作內容務必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有合作學習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情境,并提出相關的具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把握好課堂持續的時間以及合作討論用時等相關細節問題。與此同時,應該采取優生與后進生搭配的方法,以此促進學生間相互學習。舉個例子,當學習到勾股定理時,我們最常用的口訣就是“勾三股四玄五”,也就是說邊長分別為3、4、5的三角形可以形成直角三角形,這時教師可以提出疑問:邊長分別為6、8、1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嗎?邊長分別是9、12、15的是直角三角形嗎?會發現一個什么樣的規律呢?這樣學生就會在小組內進行分析、討論,探究“勾三股四玄五”的實質意義。在這樣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熟悉課本定理,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求知欲。
二、幫助學生提升能力
優生總是有一種優越感與喜好發言的成就感,所以往往在小組學習中,他們會提前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至于讓其他較差學生無法得到能力的提升,這樣一來,優生更優,后進生更差,那合作的意義也就喪失了。這時,就需要教師提前計劃好、制定好規章,提供給學生平等的培養能力的平臺,促進學生把握相關合作技巧,例如,如何有效傾聽、如何表達自我、如何歸納總結等。因此,合作規則往往最初,每位學生都應記錄下自己的原始想法,其次,每位學生開始講述自己的觀點,然后,全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維空間與時間。
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數與x軸的關系中,教師提出下面幾點注意事項:
(1)什么樣的二次函數與x軸會存在兩個交點?
(2)什么樣的二次函數與x軸會存在有且僅有一個交點?
(3)什么樣的二次函數與x軸會不存在交點?
學生可以根據已學內容以及自己的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通過自己思考、小組討論,不僅能牢記知識點,而且能培養全面發展的能力!
三、做學生的指明燈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扮演的是指明燈的角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名成功的領導者,做一名優秀的指明燈。因此當小組中學生解決問題出現阻礙時,教師理應合理、科學地引導學生走出困境,并且通過一定的言語與行為來傳遞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去鼓勵、幫助學生,同時對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模式進行調控,通過不同的教育模式來激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多聽、多看,在適當時機,可以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讓學生思維活躍,有深度地思考問題。
四、以生助教
所謂以生助教是一種新型的以學生教學生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是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樣,進行以生助教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有效地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班級的特點來制定相關的助教方法,從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一大重要的地點,進行班級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進行課堂知識講解之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盡管進行課堂教授的對象是面對全體學生,但是學生本身的知識能力是不同的,這樣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以及對知識的理解。此時,助教就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助教本身的數學能力較強,一方面,他們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助教能很好地將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調整教學計劃以及進度。
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助教模式是增強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在合作中,學生往往能得到和諧、積極、正面的友誼。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潛力,這樣的方式能使得優生更優,后進生變優,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當然,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符合學生需求、課程要求與特點,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提升學生思維等方面的教學模式都是有效的。因此務必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單中惠.21世紀世界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的展望[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06).
[2]盛群力,鄭淑貞.合作學習與接受教學策略整合的操作程序[J].全球教育展望,2003(04).
(作者單位 甘肅省臨夏市第一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