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敏
摘 要:在教育過程中,離不開表揚和批評,但表揚的次數多于批評,作為學校的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好的行為、好的習慣,給予表揚和及時的鼓勵,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表揚;鼓勵;自信
學校教育中,教師時常會遇到表揚學生的時刻,但是表揚和鼓勵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為此作為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表揚學生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要片面概括
當學生在學習、紀律以及其他各方面出現教師期待行為時,就要及時給予學生單獨或在全班學生面前客觀、公正和中肯的表揚,同時也起到鼓勵其他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就會起到表率作用,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表揚不符合客觀事實,那就會使學生產生自卑、壓抑的心情,就會刺傷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教師在表揚學生好的行為時,言辭要中肯切合實際,并帶有鼓勵性言語來進行,對于小學生,他們初涉社會,遇事缺乏思考,分不清是非,認識不到好壞,也分不清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盲目行事,在他們眼中自己做什么都行。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長期教育,要求教師平時多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和養成教育。教師和家長在言行各方面要給孩子們起到模范的表率作用。
二、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傾向于簡單的物質利益的表揚,當有了進步,獎他一枝鉛筆或一本本子或一朵小紅花等。表揚應直接公開,鼓勵他繼續努力。至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傾向于精神鼓勵的表揚,在表揚的過程中應加以教師的信任和鼓勵。
在表揚的過程中,更要表揚一些正在積極努力進步的學生,這樣就會使受鼓勵的學生更加繼續努力,增強信心,克服困難,努力進取。
三、在教育活動中進行預設性的表揚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進行預設性的表揚,會有料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時學生在課堂或課外活動還沒有開始時,就預先不提名表揚,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這樣做會促使部分學生感到被老師信賴并充滿信心去做。如,“這次××事情或作業部分,同學、老師相信你會做得更好一些”。此時學生心中就會產生老師指的是我吧,就會產生自信,會更加努力,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表揚就會激發學生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愛的心理。
總之,在學校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正確、客觀的肯定,就會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中心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