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青
摘 要:對于課堂教學中怎樣巧用課堂資源,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淺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課堂資源;美術;教學效率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施多年以來,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的美術教育仍不大樂觀。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根據我多年的初中美術教學經驗,我認為要提高美術教學效率,關鍵是要依托《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把握好每周一至兩節課的美術課堂教學,巧用課堂資源,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享受美術的魅力,從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巧用課堂資源,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呢?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挖掘利用教材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要用新的課程觀、新視角來看待教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教材、利用教材把所有的美術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充滿激情地主動探索和創造,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充分理解挖掘教材中豐富的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使用價值,讓教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如,教七年級《美術在你身邊》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一起大聲朗讀教材中引用的羅丹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然后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校園里的美術長廊”“校園弧形的現代建筑”“校園雕塑”和“自我打扮”等美術作品,使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美。接著又用教材中的“校園弧形的現代建筑,鼓樂隊整齊統一的服裝,構成了統一和諧的美”這一畫面,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等方面欣賞回答。
2.活用教材,不完全拘于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敢于重組整合教材,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符合當地的課改教育發展水平,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認識規律,真正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如,教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校園風景》這一課時,教材提供的圖案和畫面有點暗淡、單調。學生可能不大喜歡,直接用于教學,效果會不大好。因此,我決定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學生感興趣的本校校園環境來貫穿全課。首先讓學生從校門口的視覺來觀賞校園的整體風貌,接著根據教材的透視原理,結合本課的“校園環境”圖,讓學生從上下、左右、前后、遠近等不同角度去觀察,引導學生分析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的規律,同時重組整合教材的構圖與色彩知識的知識點,并讓學生自主探索物體前后關系形成的構圖效果,最后勾勒本校教學樓的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圖,從而豐富學生美術素養的有效信息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二、建立三維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美術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要求教師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學習美術專業技能,而不加強文化素質修養,充其量也只是一個“藝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學要打破單一的美術模式,教師應當在講授的過程中融入其中,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把各學科知識滲透到美術課中運用發揮,這樣使學生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了解到非專業領域的知識;既鞏固了專業知識,又拓展了知識面。
如,講授八年級《中外美術欣賞》課時,因勢利導,穿插歷史故事以及學生活動,使美術課堂變得輕松、有趣。還可以適當用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打開想象的翅膀,在美術的殿堂里盡情地遨游。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美術的樂趣,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變得樂學、樂聽,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課堂效率。
這種以美術為主體,建立三維課程結構,多學科間縱向聯系的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的藝術效果,同時又全面發展了學生的素質。
三、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注意力更集中,喚起學習興趣,激發探究知識的欲望,產生令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合理、靈活地利用多媒體創設有效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目的。
如,講《色彩的感覺與聯想》一課時,由于初中學生掌握的繪畫色彩基礎知識較少,觀察力和審美能力都還很有限,對繪畫色彩的認識也很膚淺,因此,要讓學生感悟表現秋天的暖色調,最好能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參觀和體會。但由于時間、地理條件的限制,這一構想難以實現。而在電腦多媒體的幫助下,我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用電腦創建大量的金秋情境:楓林盡染、秋風紅葉、稻谷飄香……運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再現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掌握新知。美術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素材,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總之,課堂是實施課改的重要舞臺。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美術教師,我們必須對課堂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并進行創造性地合理利用。實踐證明,巧用課堂資源,能有效地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鄭麗敏.淺談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3).
[2]孫燕.新課程改革為美術教學帶來的幾個“轉變”.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01).
[3]豐智珊.美術教學中情感培養之我見.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01).
(作者單位 廣東省興寧市永和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