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麗
摘 要: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的教學方式,由于新的課程標準比較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情感體驗和人文修養等方面,提倡把學習過程轉化為一種生活體驗與感悟,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要大力構建生活化的小學美術課堂。分析了生活化對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探究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使其生活化的策略,以期對小學美術課堂的構建提供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美術;策略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美術教育也在不斷地完善自身,美術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形象感受力、審美力和思維能力都有著巨大的作用。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美的感受與欣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使美術回歸生活,使其具有生活化的氣息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構建生活化的美術課堂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方面。
一、生活化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意義
所謂生活化,是指以生活為中心,將抽象的學科教學內容與具體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良好地運用。在現今的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學校教育方法不夠先進,美術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等等,這些都導致學生對美術這門藝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特別是其中的美術疏離生活這一原因對學生學習美術的影響最大,具體表現在:(1)美術教學過于強調對美術技能的傳授,教學目的過于功利化,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學科之間的聯系;(2)在實際教學中對于社會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夠,所有的社會文化資源都是生活中所包含的,對于社會文化資源的運用都是美術課堂生活化的具體方法。面對這樣的缺陷,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將美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二、小學美術生活化課堂的構建策略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努力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讓美術教學成為真正的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快樂學習美術
1.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動態的生活情境。當前美術課堂上對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不可缺失的,單純地依靠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已不能將美術課堂充分地展現出來,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那些與生活聯系密切但是動態的教學內容展現出來,實現畫面與聲音、文字的共同實現,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講授《我喜歡的季節》時,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相當干澀,效果不會很理想,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手段,就可以將各個不同季節的很多細節展示出來。比如春天,可以給學生展示小草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機、小鳥枝頭鳴叫的快樂、百花盛開的耀眼等等具有春天氣息的畫面,這樣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更能激發學生對四個季節的暢想。
2.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美術。廣義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這幾個方面,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課堂上進行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組織校園藝術節,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請柬、舞臺道具以及布置舞臺等等,這樣的制作是與現實生活非常有關的,這些制作能夠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生活的真諦。
(二)創設極具生活氣息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創設生活化情境是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前提與條件,在美術課堂上要貫徹課堂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原則,努力營造出生活化的氛圍,從而讓學生自覺投入到美術學習中。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尋找課堂內容與生活的契合點;(2)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狀況;(3)課堂情境的創設要有出新出奇。只有在注意這三點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實現教學的生活化。以《裝飾色彩》為例,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同學們,如果你有一間自己的房子,你描述一下想把它裝飾成什么樣子?!痹谛蕾p與感受部分,讓學生仔細地觀賞那些已經成型的設計并且積極地探討某些設計是如何實現的,在最后的創造與表現部分中讓學生將自己的設計通過圖畫展現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解說每一步的設計都包含著怎樣的思考,比一比每個人的創意。最后還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將這些設計思路中能夠實現的部分回家實施。
(三)開發生活化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利用多樣化的資源學習
在美術教學中要拓展教學資源,體現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的教學除了常規的課程資源外還應挖掘其他資源,從教材中挖出新意,實現與時代的聯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公共文化設施、自然資源等等,盡可能地開發利用當地的資源,實現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具體地主要表現在:(1)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或附近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進行參觀,開闊學生的視野;(2)利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在網絡上搜索各種各樣的資源,各種名畫、雕塑等,讓一些無法看到實物的內容通過網絡在視覺上有一個直觀;(3)在廣告中也蘊含著美術的元素,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廣告、各種大眾藝術也應被吸收到美術教學中來,把其作為美術教學的資源;(4)大自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資源,在大自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美,對于大自然的把握能夠讓學生更貼近自然、貼近生活。
(四)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任務,讓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的美術學習不應該局限于課本,不應該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提高學生利用美術進行創造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了日記封面設計章節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設計,讓學生制作一個日記本,并給日記設計一個封面。有的學生在封面上畫了一棵大樹,在樹下畫了一個小人,有的學生在封面上畫了很多花兒,并配上了河流等插圖。每個學生設計的封面都不同,體現了各自的創造力。比如,在學習了賀卡制作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賀卡,讓學生做不同的賀卡送給教師、自己的小伙伴等。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得到了鍛煉。
總之,小學美術教育不能脫離現實生活,真實的美術教學應以生活為基點,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教學聯系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發現美的眼睛去引導學生將生活與美術教學聯系起來,讓教學手段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資源生活化,讓美術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徐燕.開展生活化的美術課堂教學的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1(27).
[2]孔慶榮.淺談小學“生活化”美術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9).
[3]杜娜.以生為本,彰顯真實的美術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五十二中小學部)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