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少數優等生得到重視的應試教育到提高全體學生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學困生是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些學生在學科學習、道德品質、遵課堂守紀律和行為習慣等方面往往與其他普通學生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正確對待這些學困生的種種問題,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使他們終生受益就顯得非常重要。對學困生的種種問題采取適當的寬容,卻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學困生的主體分析、成因入手,提出教師以理解和鼓勵、以寬容關愛、發現亮點、消融抵觸情緒等方面闡述寬容教育在轉化學困生中的作用。
關鍵詞:學困生;成因分析;寬容教育
一、學困生的主體因素分析
1.從學困生的智力角度看
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應比其他學生要遲緩,再加上原本基礎知識欠缺,學習方法不對頭,盡管在主觀上想要好好學習,但積重難返,一直處于低迷、徘徊狀態。
2.從學困生的心理角度看
學困生由于成績長期上不去,有強烈的自卑感,自暴自棄,認為自己學習反正好不起來,放任自流,失去信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有的學生在心理上產生逆反情緒,對老師的幫助、教育存在戒備心理,抵觸情緒,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自控能力,意志力薄弱,學習上有嚴重的惰性。
二、寬容教育對轉化學困生的作用
1.寬容中給予學困生理解和鼓勵,提升他們的道德感
通常,教師對學困生是恨鐵不成鋼,認為他們“不可理喻”“傷透了腦筋也無藥可救”,其實,學困生的內心是非常豐富也很脆弱的,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青睞、理解和鼓勵。如,上學期,我班上一男生張某,人長得很帥氣也很活潑,在課堂上也常常引得同學大笑,影響了課堂紀律,造成了學生注意力的渙散,任課老師大為不滿。得知情況后,我在課余找他談話。我首先肯定他大膽、能說會道的特長,接著給他分析了課堂上談笑的得失利弊。上課說笑,不僅破壞了課堂秩序,影響了課堂教學氣氛,還貶低了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形象。你大膽發言,說明你有強烈的表達欲,只是方式不對,若把你的“大膽”和“表達欲”發揮在課堂上的積極發言,用自己流暢、風趣的發言感染和影響其他想搗亂的同學,起到維護班級紀律、提升自己形象的良好作用。后來,這位張姓同學愉快、認真地負責起班中的“紀律檢查”,并且做到以身作則。在批閱周記時他這樣寫道:感謝老師對我的理解和鼓勵,讓我覺得自己原來還不是令人嫌棄的人。
2.寬容中正確對待犯錯的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尊心
教師有時對待犯錯誤的優等生和對待犯錯誤的學困生的處理方式和態度完全不同。對犯錯誤的優等生,教師往往簡單地稍許說一下,象征性地批評幾句就過去了,而對學困生,則往往是聲色俱厲地批評,嚴厲處罰,使這些犯錯誤的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漠視和厭惡,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嚴重的,有些學困生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情緒,認為,反正老師不待見我,我就那樣了!教師缺乏對這一群體學生的關注和愛護,忽視了對他們心靈的維護和寬容。記得在2009年,我班有位姓楊的女學生,脾氣直率、火爆,有假小子之稱。有次,楊同學和班上另一姓王的男同學發生沖突,大打出手。當時,我非常生氣,怒氣沖沖地把她叫到辦公室準備嚴厲地批評她一頓。一抬頭,看到她昂著頭,一臉的倔強和無所謂,我頓時冷靜了下來,我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后,語調平穩、語氣誠懇地和她交談起來,談同學相處,談她的學習情況,慢慢地她也平靜下來了,跟我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時,她也意識到她自己當時情緒太沖動,導致行為失控。幾天后,她來到我的辦公室,低著頭,卻很誠懇地說:“老師,謝謝你沒有責怪我,寬容了我,以后我會克制住自己的情緒的。”老師的寬容溫暖了學生沖動的神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寬容中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應該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更需要十二分的細心去關注他們,要客觀地、一分為二地看待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而不能揪住“傷疤不放”。比如,我班有個男生很調皮,時不時要出狀況,任課老師都有不好的反映。一天下課后,我手上東西太多,一下子不能全都拿走,正在左右為難的時候,那調皮男生看到了,過來跟我說:“老師,我來幫您拿吧。”拎起最重的錄音機就走。我心里一動:真沒想到調皮搗蛋的大男孩是這樣的細心和熱心。還有,我班中一個女同學特別喜歡吃零食,一有錢就買零食吃。但是,在一次班里獻愛心捐款活動中,她竟捐了50元錢,我和班上同學們都感到很意外。為此,我及時在班上表揚了他們,稱他們都是熱心助人的好學生。那個女生很感動,當即發言,表示以后再也不在課堂上吃零食了。其實,學困生不缺批評,不缺訓斥,他們缺的是鼓勵!缺的是表揚和老師真誠的感化。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拎著放大鏡去觀察,去發掘學生的優點,贊揚和肯定他們的閃光點,從而使學困生在一次次的贊揚、肯定中獲得成就感,重新樹立起信心,改變和提高自己的行為習慣。
4.寬容中消融學困生的抵觸情緒
學困生們由于成績低迷,進步滯緩,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白眼,家長的責怪,他們的內心需求長期受到壓抑,使他們內心產生“孤獨無援”的無助感,于是,有些學困生產生了橫豎橫的破罐子破摔的負氣心理,平時遠離班集體,或孤僻或調皮搗蛋,對老師的批評抵觸,對家長的管教更是故意逆反。比如,我班里有一位俞姓男生,給老師們帶來了不少麻煩:撒謊、曠課、打架。其他教師教導幾句,還會公然與老師對抗,任課老師們反映強烈,認為這孩子已不可救藥。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首先進行了家訪,遺憾的是,這學生的家庭狀況很糟糕,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社會上不良青年的交往,使小俞同學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我開始以換位角度去思考小俞同學的內心,尋找他的閃光點。在一次路過操場時,我發現他體育不錯!這一發現讓我欣喜如狂!于是,我鼓勵他積極參加校運動會,為班級爭光,改變自己的形象!運動會上,當獎狀拿在他手上時,我很高調地表揚了他!他開心地笑了!慢慢地,他找到了自信,從認真上好體育課開始,也能認真地上其他學科了,在任課老師的配合下,小俞同學明顯地進步了,成績上去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改變了。由此可見,教師的寬容就像一劑安慰劑,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使他們在寬容中找回了自我,在寬容中樹立起信心。
寬容教育最核心的內容是對學生的信任,對人和社會的博大愛心及對教育事業強烈的責任感。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完整的、可塑的生命個體,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我們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的不同看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將他們向更好,更正確的方向引導,讓他們成為人格健全、個性完整、心理正常、習慣良好的人。
參考文獻:
[1]林樂波.“差生”不差:多元智能理論與后進生轉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2004(3).
[2]蔣慧琴.非智力型后進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
作者簡介:曹銀娟,杭州市余杭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一級教師,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