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 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可很多農村小學生無法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頭痛,他們不知道從何下手。其重要原因就是農村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重視,導致作文教學出現了死角。針對以上情況,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出路在于:興趣培養是關鍵、善于發現是真理、合理想象是創新、語言表達是策略、真情實感是靈魂五個方面。
關鍵詞: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死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59-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指導學生寫好文章,不但能培養小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更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可是,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并不盡如人意,存在不少死角,直接制約著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一、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死角
1、忽略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但是,如今在廣大農村小學,很多學生認為寫作是件苦差事,毫無興趣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低年級寫作多以教學生仿寫為主;進入高年級后,作文教學難度加大,就要學生寫成篇的文章,而教師往往簡單的提示寫作要有條理,有感情,寫具體,有價值的寫作指導少之又少。往往忽視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比如,基本上不開展活動,缺少拓展學生視野的方法,總是讓學生寫一些固定的題材。久而久之,學生就對作文產生了畏難和抵觸情緒,對寫作“敬而遠之”,缺乏作文興趣,導致作文教學走向惡性循環。
2、忽略對學生作文題材的積累與發現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作文就是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但是,盡管農村有著美麗風光、淳樸人情,但由于教師平時沒有讓學生養成觀察、思考及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學生作文無從下筆,看到作文就緊縮雙眉,抓耳撓腮半天也憋不出幾行字來。
另外,學生由于生活體驗不夠,加上不少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往往是只注意引導學生仿寫或摘抄好詞佳句,以便運用到作文中去,而不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細心體會生活,把生活中精彩的一幕幕轉變為作文素材的能力。
3、忽略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
在農村小學,在傳統作文教學的模式下,教師只給學生一個寫作模式,很少指導文章的寫作角度,學生寫的人都是千人一面,寫的事都是千篇一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很難啟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更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農村語文教師普遍缺乏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有的甚至會扼殺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出路
1、興趣培養是關鍵
要讓學生寫好作文,首先要培養他們愛寫作文、樂寫作文的興趣,讓學生愉快學習,饒有興趣地輕輕松松地作文。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賴于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精神活動的先導,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首要條件。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呢?
目前,大部分農村小學為了追求升學率,開展的文體活動越來越少,可以說幾乎沒有,這嚴重遏制了小學生身心的發展。生活閱歷少,學生作文自然枯燥無味。因為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好勝心強,所以開展競賽活動,教師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作文所形成的氛圍,還可以激發學生要寫作的興趣。
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興趣愛好來命題、選材和采用適合自己表達的文體,抓住契機讓學生把握靈感,喚起作文的動機,使學生有感而發。
2、善于發現是真理
生活是個大舞臺,無奇不有。羅丹的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作文的源泉來自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親近生活,方能言之有物,農村是一個大舞臺,舞臺中有各行各色的人和事、景和物,教師應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發生的或聽父母講過的一些的事,留心平時看到的景物,留心校園里的花草、樹木等景物的變化及學校發生的事情,留心到過的地方、遇到的人和事。弄清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人們的言行舉止,對這些事和人作出判斷和評價,這些新鮮的人和事就會成為作文豐富而生動的寫作材料。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就會了解,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作文選。
3、合理想象是創新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想象會使筆下生輝,給文章以充實的生命力。小學生的年齡是想象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想象和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多種形式的想象性作文來可促進其創造性思維,拓展其想象空間。
葉圣陶先生在其重要論文中說:“想象不過是把許多次數、許多方面所觀察得到的融合為一,團成一件新的事物罷了。假如不以觀察為依據,也就無從談起想象的作用。” 培養小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發展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想象的能力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面來,就會產生由表及里的認識,由此及彼的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從培養學生仔細的觀察力入手。農村物種豐富,教師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植物、動物,并在實際中的活動告訴學生先觀察什么,后觀察什么,如何確立觀察中心等等;然后通過觀察發揮合理的想象,最后再考證,獲取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要讓學生盡可能詳細地說出觀察到的情況,只有觀察得仔細,才能想象得準確,為想象提供取之不盡的素材。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出現的死角,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可以解決的,這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們要從實際出發,在尊重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探求新教法,讓農村小學學生的作文寫出新意、寫出特色。與此同時,廣大農村學生也應自覺地擴大知識面,豐富閱歷,拓寬寫作題材,勤于練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這樣,農村小學作作文教學的面貌必將有日新月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