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華
摘 要:激發“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誘發和樹立“學困生”正確的動機,是初中物理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根據學生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有趣的“激”開發“學困生”隱在的潛能,提高其自身學習物理的興趣,為成功學習物理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困生;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219-01
激發“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誘發和樹立“學困生”正確的動機,是初中物理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根據學生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有趣的“激”開發“學困生”隱在的潛能,提高其自身學習物理的興趣,為成功學習物理奠定基礎。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必然存在,教師必須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初一的學生興高采烈的來到學校,而初二的學生由于成績的原因,自知升學無望,逐漸發展為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放棄的態度,若任其發展下去,這部分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們必須對這些“學困生”進行激發學習興趣的教育,結合本人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可從如下幾方面做起:
一、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初二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上課,如果處理不好,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對上此課前應精心設計,一開始就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上第一節課時就對學生言明“物理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啟蒙學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礎差異,且與其它學科聯系不大,就象百米賽跑一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你們都是我的新學生,我對每一個學生都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同一起點,同一教師同樣教學,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會象歷屆學生,努力爭取成功。”列舉最近讀過的一些其它學科很差、而物理學得較好的學生來鼓勵“學困生”,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漲的情緒,為新課的講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以成功體驗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使成功的體驗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有興趣才會主動,然而學習興趣的持久取決于成功的體驗,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說過:“興趣就是花少量的時間得到一個好成績”。一般說來,在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期,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很濃的,如果有了收獲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評就會使興趣得到加強,否則屢屢的失敗就會銷蝕原來的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測驗中試題的易中難比例盡量簡單些,使“學困生”也能得到一個好分數,并且每次考試后不純看分數只要看到進步都要進行表揚、鼓勵;平時上課針對他們設計的問題應盡量簡單些,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用“肯定、承認和贊揚”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改變用“一個標準”要求和衡量所有學生的單一性關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論關注不同類型的學生,從而多幾把尺子,開發學生多種發展潛能,在教學中努力地去發現“學困生”的優點、長處、能力等,適當地贊美“學困生”,不僅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好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學雙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攏,縮短彼此間的距離,馬克吐溫說:“我能為一句贊美之詞不吃東西”,這話雖然有點夸張,便卻反映了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人的肯定、承認和贊揚,只要不是過份的吹捧,人們聽了都會心花怒放,贊美之詞如同照耀人們心靈的陽光,如在學生主動回答時答錯了,受到同學“噓”聲時,我會說,雖然他答錯了,但說明他上課時很專心,他勇敢大膽,我們應向他學習,這時同學們就會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培養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四、以名人學習的曲折經歷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課本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大科學家學習的曲折經歷,在平時我就注意收集學生較為熟悉的偉大物理學家的學習歷程,如愛迪生曾被學校教師一致認為是一個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讀書的料,他在班上讀書不到三個月就被學校教師一致通過讓他退學,他失學后通過自學最終成了發明大王。愛因思坦讀小學時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課成績都很糟糕,被同學戲稱為“憨直農夫”但是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們的學習也是經歷了曲折和失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管任何人都會遇到曲折,關鍵是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有些同學雖然現在很差,但將來說不定你就是“愛迪生”和“愛因思坦”,但要成功同學們是要付出艱苦努力的。
五、重視實驗課教學,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實驗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思索得來的,在物理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多動手做實驗,引導學生做一些有趣的實驗,如在上光學前可布置學生下去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著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實驗,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彎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紙上,看書上的小字,會看到書上的字變大,學生看到這些奇異的現象后,即使是“學困生”也會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書,去找原因,想知道為什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也是我們教師最愿看到的結果。
總之,興趣屬非智力因素的范疇,“學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差異,因而從挖掘智力因素,培養非智力因素入手,對“學困生”進行興趣教育,不僅能使“學困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這種強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會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內在動力,足以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忍受各種挫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困生”們在“興趣”老師的培養教育下逐步得到發展,從而走向成功,這也正是我們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