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泰順
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不能只重視培養學生求同思維,而還要教會學生創新思維,因為創新思維是開拓創新的法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下工夫:一、逆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新;二、縱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異;三、橫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廣。
關鍵詞:創新思維;運用;作文
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只重視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教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卻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創新思維的發展,導致學生作文時千篇一律,寫不出真情實感。所以作文要創新,就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因為求異思維是開拓創新的法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一、逆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新
逆向思維也叫反向思維,它與順向思維相反,它的最大特點是從思維的順向性出發,對事物的某種現象、某種結論進行反向分析,從而得到某種獨特新穎的看法。在作文教學中重視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往往能寫出立意新穎的好文章。
二、縱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異
縱向思維也叫深向思維或者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是一種開闊思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從多角度、多起點、多層次來思考問題的方法。把這種方法引入作文教學,便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打破學生因思維的簡單僵化而造成的結構公式化、思路套式化、布局格式化的僵局。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做,使能達到求異創新的目的。
1.注意訓練學生多向思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樣一事物,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千差萬別的。例如“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從“水”的角度可得出以弱勝強或以柔克剛的結論。以“滴”的角度可以得出堅持就是勝利的結論。從“石”的角度可得出只要有恒心,鐵棒能磨成繡花針的結論。從“穿”的角度可以得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結論等等。教師只需點撥,讓學生學會捕捉生活中的新事物、新觀點,用新的角度、新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問題,一定能寫出有新意的作文。
2.注意訓練學生獨創性思維
這是從深度而言的。要求思路不落俗套,善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特別是注意逆向思考。反中見正、求異求新。例如在以“雪”為話題作文時,針對大家普遍贊美的潔白無瑕,一塵不染的高貴品質這一常見立意,一位學生另辟新路,大膽創新求異,鞭打雪的虛偽懦弱,以其美的外衣掩飾世間污穢。令讀者拍案叫絕、贊不絕口。因此,教師需讓學生從傳統作文中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讓學生寫出更新、更美、更有創意的佳篇。
三、橫向思維可使作文同中求廣
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是相對的,橫向思維能拓展思維空間,增加論事的廣度。教材中橫式結構的課文,都是運用橫向思維的典型例子。寫作文時如果能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這副藝術的大翅膀,就可以使作文寫得有廣度,增強文章魅力。試想如果《荔枝蜜》一文不由蜜蜂聯想到勞動人民,《白楊禮贊》不由白楊樹聯想到人,那么這兩篇文章就不會被人們廣為傳誦。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如果讓學生寫《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一名醫生》之類的作文時,就可以訓練學生大膽的想象力和豐富的聯想力,寫起來就能筆底生花,下筆有神了。
總之,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訓練,可以拓寬學生思路,使他們文章的立意既不落俗套,又富有新意。只要應用不同的創新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立意,就一定能夠結出一串串形狀各異的豐碩果實。
(作者單位 重慶市云陽縣白龍九年制學校)
?誗編輯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