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春
摘 要: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從全球來看,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講英語,并且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英語的重要性與廣泛性更是不言而喻。而早在1921年,美國語言學家E·Sapir就指出:“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可見,語言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是聯系密切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將英語語言教學與英語國家文化教學緊密結合,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
一、寓能力培養于意識熏陶
意識具有反作用,能夠指導人的行為。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深刻明白: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育已經從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應用為中心,并且在各類英語考試甚至高考中,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檢測學生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儲備,從而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培養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寓文化滲透于教材教學
教材是教師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高中英語教材以單元為單位,每個單元探討一個主題,其文化背景知識豐富,但涉及的文化信息難免有限、點到即止,而且零散、系統性不強。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因勢利導從教材入手,包括對詞匯詞組、句法語法、節日習俗等,給學生補充適當適量的文化信息。比如,筆者在分析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時,適時地讓學生把這句話與中文中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進行比較,并引導學生思考中英語言思維方式的不同。讓學生明白中國人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強調先整體后局部;而西方人強調認識萬物的主宰,強調解析式思維。
三、寓能力提高于實踐交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活動的設計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學中應增加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真實情境以供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信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班級可以在每周確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和一個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主題,開展英語角活動。并邀請外教以及英語口語好的學生參加,給予英語交際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以幫助,從而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練習中促進聽、說、讀、寫等綜合技能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的提高。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中樹立學生世界文化交際意識,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應該注意從意識到實踐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使學生成為當今時代要求的人才,成為真真正正的國際人。
參考文獻:
陳雪梅.在外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外語交際能力[J].科技信息,2009(24).
(作者單位 和林格爾縣第一中學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