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林
摘 要:多元教學方法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方法是未來教學發展的必經階段,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中職英語教學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思想,對整個中職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立足當前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各種教學手段,提高中職學生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多元;教學方法;學習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使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與職業知識,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職場中具有一定的用英語進行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英語新課程設置了多元的綜合目標,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學回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英語教學也在不斷轉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改原本單一、僵化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為中職英語注入生機與活力。筆者在多年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將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融入課程改革的主題框架中,也尋找到了一些很具實效的教學方法,以供同行參考。
一、設計情景形象直觀,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提高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所使用的手段不外乎“語言”和“文字”,常使學生感到枯燥、疲憊。用直觀形象的情景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逼真的場景和語言環境,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良好、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以“Asking directions”一課為例,我利用多媒體的視聽功能,讓學生邊聽對話邊找出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句型,并讓學生與自己的同伴利用所學的內容來鞏固練習。然后結合有關交通標志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討論,Suppose you are a driver,what do you do when you see the signs?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的句型,在現實生活中自由運用。
二、比較差異凸顯異同,保證學生獲取知識的精準性
縱觀歷年的英語高考題,雖然高考英語的語法知識點明確,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總容易混淆。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混淆所學過的幾種語法的用法,碰到這道題目的時候用這個解釋,碰到那道題目的時候用那個解釋,容易造成自己的混亂。為此,筆者采用了比較教學法,將容易混淆的語法知識點整理出來,并且將同一個語法點的不同考法放在同一頁,便于學生復習,保證學生獲取知識的精準性。例如,我整理了高中英語語法中幾種容易混淆的時態,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的用法比較、一般過去時與過去完成時的區別。通過具體實例將兩種時態的例句進行比較,再讓學生對應不同的時態進行造句。通過比較,讓學生對時態有了精準的區分。
三、借助英語歌曲,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
英語歌曲能集語言與情境為一體,以其獨特的連貫流暢、扣人心弦的旋律把英文歌曲和英語課堂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的旋律中糾正發音,學會用詞,增強語感,也能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英語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英語歌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也能為教師提供大量豐富多彩的語言材料,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例如《Don't push me》這首歌,可讓學生模仿英語歌曲的發音和語調,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水平。再比如《Auld Lang Syne》《The Blue Bells of Scotland》,能讓學生既得到藝術享受,又了解到西方文化背景。還有《Traveling Light》《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等歌曲,其內容也是不錯的閱讀材料。
四、巧借心理效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提倡各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心理效應如“蝴蝶效應”“沉錨效應”“南風效應”等都值得我們借鑒。我們教師應遵循這些心理效應,用“心”來教。尤其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更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感化他們,才能讓課堂的每個環節都更生動、完美。
以《Would you like to order》一課為例,點餐時服務員與顧客之間交流的一些常用表達式是教學重點。為了讓學生想說、會說,我降低了教學難度,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高的學習目標。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跨過了自己學習的一道“門檻”,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得有勁,全面提高,為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這就是心理學著名的“門檻效應”。
五、鼓勵自主學習,培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不但是當今中職學生必備的一種學習能力,也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素質要求。教師應在幫助指導學生學習策略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形成適合自己語言學習習慣和認知思維的方法,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預習環節,教師可向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目的,引導學生帶著重點自主預習;在聽課方法的環節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上注意認真聽、經常說、大聲讀,做到眼、耳、心、口、手并用,切實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這五項英語基本功。在復習這一環節,教師要科學地指導學生從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著手進行有效復習,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提高復習效果。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教師應順應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的需求,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推動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多元發展,讓新課改之花再結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趙喜雪.探求多元教學方法創新中職英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
究,2012(5).
[2]袁麗嬋.中職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索[J].廣東教育,2013(5).
(江蘇張家港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