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既是教育大綱的要求,又是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為此,筆者緊緊圍繞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在教學中勇于探索、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設疑;自主;拓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52-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于研究、創新的科學精神,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必須擔負的重大責任。”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筆者認為應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巧設疑難,激發思維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是時代對兒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發展兒童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讓兒童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探究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充分展現和提升自己的智慧。”(選自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理解現有的知識基礎上,去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我考慮到農村小學生對網絡知識了解較少,在學習時一定會提出:電腦網絡到底是什么呢?網絡有什么用處?真的有這么神奇等問題。我就演示、講解、質疑,這不僅加深了小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提倡自主,促進創新
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文章內容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藝術與思想的結晶。
在教學《頤和園》一文時,我一出示頤和園的幾幅優美風景畫,學生們立刻就被畫面所吸引,我順勢利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文章中選出相對應的段落去朗讀,從中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頤和園迷人的景色。學生們勁頭十足,情緒飽滿,熱情高漲。本文要求學生可選擇喜歡段落背誦,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我采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朗誦比賽、我是小導游等多種形式教學,讓學生在品味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和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河中,熟悉和理解文章內容,以此提高他們的背誦效果。
三、解放學生,發揮潛能
解放學生的口,就是使學生去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讓他們的想象力自由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他們說的訓練,讓他們多問幾個為什么,教師要精講,把說的機會留給學生,從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解放學生的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于動手,善于動手,勤于動手。語文中的動手,不僅要求學生會寫字,還要把字寫正確、寫美觀,通過動手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古詩《江南春》時,學生在理解詩意感受到詩句美的同時,我讓學生畫出詩人筆下的美景,學生在動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了對古詩美的形象感受。
解放學生的腦,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體會克服困難后的愉悅,感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大膽思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創新精神。
四、創設佳境,發展創新
用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進行教學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的知識和真切的體驗。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文時,我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陶罐和鐵罐角色去朗讀課文,使他們在朗讀中深刻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忍讓,以此讓他們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創造的快樂。
教師要善于創造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討論,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見解。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在教《長城》這課時,我就和學生一起找了幾幅雄偉壯觀的長城風光圖,先讓學生通過視覺欣賞長城的高大堅固: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全長13000多里,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教學掛圖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情境,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教學情境。而后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教學掛圖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課文講解,讓學生在如詩如畫的情景中,領悟文章的主旨,從而使他們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
五、內外延伸,拓展空間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課本以外的生活培養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源頭活水。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課內延伸到博大的知識領域里,為學生的認知、語言、思維、情感等活動,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組織學生出去踏青。春天,帶著學生到田野里、小河邊去尋找春天的氣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能夠自己尋找所需要的東西、素材,有了深刻的親身感悟,他們領悟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才有更多的話可說、更多的素材可寫。
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膽量,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為以后的作文教學奠定基礎。總而言之,我們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靈活地選擇運用,使教育真正成為這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片沃土、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一塊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