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先
摘 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的“半壁江山”。 然而,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寫不好作文、不愛寫作文的現象卻相當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我認為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寫作教學;寫作興趣;生活實踐;體驗成功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75-01
俗話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這兩句話準確地道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并伴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內部動機。由此可見,興趣對小學生的寫作是何等的重要,我認為要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看圖說話中培養寫作興趣
看圖說話是為學生以后的寫作做準備的,充分上好說話課,能培養學生說的欲望,提高寫作興趣。一幅靜止的畫面要讓學生說得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內容豐富感人,教師要善于質疑,讓學生在質疑中讀懂圖意。比如質疑學生:圖中有些什么景物和人物?景物和人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在說什么?說話時帶著什么表情和心情?在說圖意時,要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說,可以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的方式來說,也可以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方式來說。學生會說了,說得好了,就為學生以后的寫作打下了基礎。
二、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激發小學的寫作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經驗和語言積累,這是寫作的困難所在。學生寫作前,我經常是指導他們做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如:我在布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作文時,先給學生講了“觀察”對于寫作的重要,并教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后怎樣進行記錄、怎樣進行積累等。然后利用一節課時間帶領學生活動,在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啟發學生:“同學們,現在你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在我的及時鼓勵下,大部分同學的作文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三、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單憑空想像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我們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盡可能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參觀、課外實踐活動、文體競賽、游戲等,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當然,還可以在作文課中現場組織一次活動或比賽,如拔河比賽、老鷹捉小雞,打龍頭。這樣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觀察者,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又有教師的引導觀察,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動,充滿情趣,寫作興趣也會自然而然有了。
四、珍視成果,保持寫作興趣
學生的作文,是語文教學成果的體現,我們應該非常珍惜。我平時注意發現學生優秀之作,在給予充分的肯定后,讓學生重新修改好送給我。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另一方面,以備在以后的教學中作為示范,讓其他學生好好學習。現在,學生們對寫作越來越感興趣了,寫出了不少的佳作。
五、多點表揚,少點批評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他們的興趣、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干擾而發生轉變。他們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句表揚的話而變得樂于寫作,也可能因為老師的一記“悶棍”而喪失興趣,因此,在批改作文、寫評語時,我們盡量做到有針對性、鼓動性、想法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用婉轉帶有鼓動性的話來評價,讓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受到鼓舞,提升學生的興奮點,這樣學生不僅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更在內心深處觸發了他們繼續努力寫作的激情,從而把學生被動的寫作地位轉變為主動的內需。一旦學生有了這種內在的自主的需求,那么,寫作也就不再是苦事、累事了,甚至會把寫作當作樂事、趣事。
六、是讓學生有成功感
我們知道希望是人們奮斗的原動力。學生完成一片作文后,都希望從老師那兒了解到作文的結果,得到鼓勵。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學生,一方面從詞、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優點,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每一次習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從而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興趣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和強化。
幾年的作文指導實踐告訴我們,小學生習作應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上,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寓知于樂,讓學生們在童心童趣的世界里自由馳騁。這樣學生就有寫作的興趣,就會越寫越有勁,越寫越愛寫,自然而然地由“怕寫作文”轉為“愛寫作文”樂于寫作文。好的學生作文也就會隨之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