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銳
摘 要:導入新課是數學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也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和關鍵。教師講課導入得好,不僅能吸引住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探索,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關鍵詞:一目了然;激發興趣;設置懸念;貼近生活;觸景生情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89-01
課堂導入藝術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學活動方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跳高運動員起跳前的“助跑”,電影的“序幕”,演講的“開場白”必不可少。現代教育心理學和統計學表明:學生思維活動的水平是隨時間變化的,一般在課堂教學開始10分鐘內學生思維逐漸集中,在10-30分鐘內思維處于最佳活動狀態,隨后思維水平逐漸下降。而心理學對人的“注意規律”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更能清晰地、完整地、迅速地認識事物、理解事物。因此,成功的導入,不僅能“未成曲調先有情”,磁石般吸引住學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課程的延續思維,使學生很快進入新課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一段失敗的課堂教學導入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學習不主動,結果概念不清,主次不明,重點、難點不分。由此可見,研究和討論課堂教學導入藝術是非常必要的。
一、讓學生一目了然
1、開門見山。講課前先把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說清楚,以爭取學生的配合,讓學生帶著這節課的學習目的進入整堂課的學習中去。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時,先介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是對應線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然后再依次展開證明與應用。這種方法對于學習主動的學生比較有利,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更能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2、抽象變形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課堂引入著手使抽象的思想變得形象。例如:在學習《直棱柱的表面展開圖》時,教師事先準備一些長方體的各種式樣的展開圖,讓學生來折疊,使學生對比較抽象的立體圖形轉變為熟悉的平面圖形來理解,對于知識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二、讓學生興趣盎然
1、創設活動情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學習數學,構建新的知識,因勢利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時,我是這樣活動的,先拿出一小紙袋紙幣,要求同學們幫我數一數這一小紙袋紙幣共有多少錢。同學們爭先恐后,非常積極,第一個把紙幣一張一張從小紙袋里拿出來,邊拿出來邊數,0.5角、1.5元、2元……幾分鐘后,結果是10元。另一個學生把1角的紙幣拾張拾張地拿出來,把5角的紙幣兩張兩張地拿出來,二分鐘后,結果也是10元。再另外一個學生把桌面上的紙幣分堆,一堆全是5角、1角、1元的,然后分別數出每一堆的數量,時間用了1分鐘,結果也同樣是10元,學生的興趣正濃厚,因勢利導,這時馬上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如果紙袋里的紙幣不是那么小,比現在要多。你們會怎么樣去數數呢?以上三位同學的方法選擇哪一位好呢?學生中有很多聲音都在說,選擇第三位同學的數法比較好。接著問他們,為什么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因為他懂得去分類、尋找規律,計算快。很自然地引出了同類項的概念。
2、設置懸念,引起求知欲。學習數學的最佳動機是對數學知識的內在興趣。為了使學生產生最佳動機,解題教學要格外重視,引入問題時,盡量說些似是而非的自相矛盾的見解,分析出使學生相信問題值得他努力的理由。例如:在學習《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時,老師想和同學們比一比看誰算的快:a,b是任意兩個連續的整數,那么他們的平方差是多少?一個學生報數,我和另一個學生來比試。報數的學生一般報的數是比較大、比較繁的,當然老師用平方差公式能很快地說出答案,而學生比較慢,由此產生懸念。
三、讓學生身臨其境
1、貼近生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感知、認知的氣氛中想學、樂學、會學,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例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時,設計如下:在投影片上出現一些超市里的物品圖片,如果你是超市收銀員,你該如何給顧客裝袋子呢?由此引出同類項的概念。
這種方法的結構為:“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旨在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并會把數學運用于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2、觸景生情。創設學生熟悉的、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問題的潛移默化作用下,讓數學知識降臨來的自然、恰當,這樣學生能夠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學習《有理數》時,我是用這樣的一個例子引入的“有一位探測者正在北極作調查工作,有一天他戴著帽子、圍巾、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正在雪地里艱難地行走,白色的雪花不時地飄落在他的身上”。同學們如果你是天氣預報員,請問:此時此刻的溫度大概是多少度?學生們搶著回答,是零下15攝氏度,零度以下10攝氏度,……。雖然“天氣預報員”的誤差較大,但在同學們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這就比較自然地引出負數的概念。
總之,“教無定法,教無定則”,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是千變萬化的,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我們只要在教學的實踐中善于總結,善于提高,必定可以把課堂搞活,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