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梅
摘 要:德育是教育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在學校各科教學實施中不斷完善。德智體美勞諸育應并駕齊驅,同步發展。為此,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使學生在課堂情境的感染下,加強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是美術教師的重要職責。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67-01
長期以來,學校德育教育一直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近年來,深受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小學美術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小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凈化心靈,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也使學生的道德水準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把加強少年兒童德育教育這一主題提升到一定高度,在工作中切實把少年兒童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那么,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以下是筆者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探討。
一、挖掘德育素材,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生活。他們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養料,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探索世界,在生活中體驗生命。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生活這一資源。把美術融入到生活中,讓生活滲透到美術中,從而在悄無聲息中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形成良好的品德。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利用廢棄物制作小手工藝品或剪貼精美的窗花來美化環境,這樣學生即陶冶了情操,又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感到了快樂。
《最受尊敬的人》一課,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過平時觀察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繪畫、拼貼。在這里面蘊含著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的教育內容。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一說誰是他心中最受尊敬的人?讓學生相互介紹。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最受尊敬的人,因為他們撫養自己很辛苦。接著出示幾幅教師、醫生、警察、廚師、農民等不同行業人的肖像畫,讓學生討論誰最受尊敬?為什么受到尊敬?在交流中讓學生懂得這些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貢獻,所以社會主義建設者都是最受尊敬的人,都應受到我們的愛戴。在教師范畫時,也不能忘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導學生應用一種尊敬、敬仰之情去繪畫。
二、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
涂涂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觀察生活、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只有我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才會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例如,每逢重大節慶活動(如元旦、春節、中秋等),我都讓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涂畫五星紅旗、新建的高樓大廈以及節日的各種歡樂景象。特別是在《吉祥圖案》和《漂亮的瓶子》兩課中,通過欣賞一些漂亮的青花瓶圖片、剪紙等藝術品和向學生展示一些吉祥的掛飾,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講解有關工藝美術作品基本知識,精選書上藝術作品進行重點賞析和古今中外的比較。讓學生自豪的意識到我國古代文明的成就,從而熱愛中國優秀的民族藝術遺產,明確國家保護文物的必要性,同時也開拓了學生視野,增強了鑒賞能力,提高文化素質,對祖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藝術感到自豪,在美的感受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證明,在孩子們喜歡的涂涂畫畫活動中,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其效果遠遠勝過教師生硬的說教和灌輸
三、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神氣的小廚師》和《紙盒變家具》這類手工制作課的學習中,我一開始就問:“同學們經常幫家長做家務嗎?你們幫家里干了哪些呢?”個別同學舉手發言,但大部分同學都低著頭,一點聲音也沒有。這說明同學在家里大多數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就抓緊地時機和同學們談心:爸爸、媽媽每天工作特別辛苦,還要操持家務。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學會幫助家長做點家務,尊重理解家長,分擔家長的憂愁,并從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同學們可以幫助家長做簡單的飯、幫助家長洗衣服、幫助家長收拾房間等等。等到下次上美術課時,你把做完這些事的感受告訴老師和同學。這樣,在上第二節美術課時,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勞動后的快樂感受以及家長對他們的滿意評價。同時,創作的手工作品也更生動了。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最快樂!從此,同學們都能夠尊重理解家長,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培養學生重情與尊師
友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要想成為知心朋友,就應敞開心扉、推心置腹,讓彼此相互了解。賀卡是一種為聯絡情感而相互表示問候、懷念、贈言、道謝的信物,是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在學習《在快樂的節日里》一課中,讓學生明白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師和長輩,尊重師長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贈送昂貴的禮品,用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也可表達這份情感,禮輕情意重!因此,學會制作一份精美的節日賀卡饋贈親朋好友或老師,那么意義就會更加深刻,比買來的賀卡更顯珍貴。不但給人見物如見人的感覺,還能加深情誼。另外,如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相處好關系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因此,這一節課同學們都特別遵守紀律,作業質量也很高。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學中要緊緊圍繞德育目標,將德育滲透進美術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小學美術課不但要重視美術基礎知識、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且更應以美育為中心,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玉姝.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有效教學探微.學生之友.2012(2)
李艷梅
摘 要:德育是教育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在學校各科教學實施中不斷完善。德智體美勞諸育應并駕齊驅,同步發展。為此,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使學生在課堂情境的感染下,加強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是美術教師的重要職責。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60-01
長期以來,學校德育教育一直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近年來,深受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小學美術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小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凈化心靈,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也使學生的道德水準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把加強少年兒童德育教育這一主題提升到一定高度,在工作中切實把少年兒童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那么,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以下是筆者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探討。
一、挖掘德育素材,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生活。他們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養料,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探索世界,在生活中體驗生命。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生活這一資源。把美術融入到生活中,讓生活滲透到美術中,從而在悄無聲息中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形成良好的品德。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利用廢棄物制作小手工藝品或剪貼精美的窗花來美化環境,這樣學生即陶冶了情操,又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感到了快樂。
《最受尊敬的人》一課,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過平時觀察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繪畫、拼貼。在這里面蘊含著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的教育內容。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一說誰是他心中最受尊敬的人?讓學生相互介紹。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最受尊敬的人,因為他們撫養自己很辛苦。接著出示幾幅教師、醫生、警察、廚師、農民等不同行業人的肖像畫,讓學生討論誰最受尊敬?為什么受到尊敬?在交流中讓學生懂得這些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貢獻,所以社會主義建設者都是最受尊敬的人,都應受到我們的愛戴。在教師范畫時,也不能忘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導學生應用一種尊敬、敬仰之情去繪畫。
二、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
涂涂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觀察生活、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只有我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才會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例如,每逢重大節慶活動(如元旦、春節、中秋等),我都讓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涂畫五星紅旗、新建的高樓大廈以及節日的各種歡樂景象。特別是在《吉祥圖案》和《漂亮的瓶子》兩課中,通過欣賞一些漂亮的青花瓶圖片、剪紙等藝術品和向學生展示一些吉祥的掛飾,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講解有關工藝美術作品基本知識,精選書上藝術作品進行重點賞析和古今中外的比較。讓學生自豪的意識到我國古代文明的成就,從而熱愛中國優秀的民族藝術遺產,明確國家保護文物的必要性,同時也開拓了學生視野,增強了鑒賞能力,提高文化素質,對祖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藝術感到自豪,在美的感受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證明,在孩子們喜歡的涂涂畫畫活動中,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其效果遠遠勝過教師生硬的說教和灌輸
三、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神氣的小廚師》和《紙盒變家具》這類手工制作課的學習中,我一開始就問:“同學們經常幫家長做家務嗎?你們幫家里干了哪些呢?”個別同學舉手發言,但大部分同學都低著頭,一點聲音也沒有。這說明同學在家里大多數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就抓緊地時機和同學們談心:爸爸、媽媽每天工作特別辛苦,還要操持家務。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學會幫助家長做點家務,尊重理解家長,分擔家長的憂愁,并從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同學們可以幫助家長做簡單的飯、幫助家長洗衣服、幫助家長收拾房間等等。等到下次上美術課時,你把做完這些事的感受告訴老師和同學。這樣,在上第二節美術課時,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勞動后的快樂感受以及家長對他們的滿意評價。同時,創作的手工作品也更生動了。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最快樂!從此,同學們都能夠尊重理解家長,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培養學生重情與尊師
友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要想成為知心朋友,就應敞開心扉、推心置腹,讓彼此相互了解。賀卡是一種為聯絡情感而相互表示問候、懷念、贈言、道謝的信物,是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在學習《在快樂的節日里》一課中,讓學生明白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師和長輩,尊重師長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贈送昂貴的禮品,用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也可表達這份情感,禮輕情意重!因此,學會制作一份精美的節日賀卡饋贈親朋好友或老師,那么意義就會更加深刻,比買來的賀卡更顯珍貴。不但給人見物如見人的感覺,還能加深情誼。另外,如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相處好關系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因此,這一節課同學們都特別遵守紀律,作業質量也很高。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學中要緊緊圍繞德育目標,將德育滲透進美術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小學美術課不但要重視美術基礎知識、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且更應以美育為中心,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玉姝.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有效教學探微.學生之友.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