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明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現在非常注重教育教學,高中實行的新課改大大提高了教學水平,可以說是教學上的很大創新。新課改要求從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轉化為多樣化教學,培養素質性人才,當然這會是對教育很大的挑戰。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對于國家之間的交流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高中英語。現主要就高中英語教學怎樣將其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現一體化,作為探究方向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探究;高中英語;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行新課改教學,對高中教師的素養及教學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謂新課改也就是將教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轉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轉變師生關系,將英語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使師生之間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共享,真正讓高中英語課堂活躍起來,實現教學目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并結合自己的一些親身實踐探究怎樣實現高中英語理論
與實踐一體化。
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對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即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單一的傳遞關系,教師教、學生學,死記單詞和短語,機械訓練閱讀和完形題目等等。新課改要求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新知識,發現新問題,并和教師或同學交流、分析、搜集資料再解決問題。總之,就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情感、個性,以學生的思維設計課程,并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資源設計一個課件,這個課件可以是怎么快速記單詞或者怎
樣提高英語表達能力的方法、策略,也可以是就某一單元設計的和教師不同的知識結構,在課堂上展示自己設計的東西,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授學生一堂課不僅要教授給學生這堂課的英語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學習方法,并注重與實踐的結合。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方法單一,記單詞永遠是死記硬背,不知道應該把單詞放到某個語境中,結合語境學習,課前不知道怎么預習,不知道哪些是重點等,這樣導致學生學習英越來越沒興趣,進而越來越困難,最后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要做的就是指導學生及時糾正這些錯誤,把理論知識放在我們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很簡單的一個單詞meet,看到這個單詞我們首先想到是遇見、遇到的意思,meet somebody or something,它還有滿足某種需要的意思,還有(在車站、機場)接人的意思。如果是在車站的一個情景,meet并不一定是遇見、遇到的意思,它也很可能是去車站接人的意思。越是簡單的詞匯越有很多不同的詞性和詞意,學生根據不同語境加以判斷分析,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詞匯的習慣。
三、提倡學生接觸課外知識
英語是一門語言,正如我們所說的漢語一樣,要想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達到一體化,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內學習,要注重課外資料的應用。如一些雜志、讀者、小說等等都精彩紛呈,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這些知識對于詞匯量的增加、閱讀能力的提高、接觸到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延伸,英語綜合能力的增強等都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課外讀物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比如讀物上一些簡單的對話就可以應用到我們日常的英語交流中,熟人見面用怎樣的交流方式,陌生人交流用什么方式,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啟發。
總之,固定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目的。高中英語需要在不同的教學環境和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而且教師要注重學生方面的培養及自身潛力的挖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真正實現兩者一體化。
參考文獻:
[1]楊良雄,黃遠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01)
[2]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4(03)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第一職業中專學校)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