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
摘 要:如何加強非外語專業的公共英語實踐與實訓教學,在生源參差不齊,英語基礎普遍薄弱的高職高專院校一向是難點問題。結合實踐,為此提供了一些新的教改思路和理念。
關鍵詞:高職高專;公共英語;實踐實訓
公共英語課程是大學中受眾最廣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既集中體現一個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管理水平,又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個窗口性組成部分。本科院校一般遵循由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制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突出建設“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的公共英語課程設置及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也一味承襲本科模式,重學術、重語法,以單詞篇章的透徹講解為第一要務。然而,在學生基礎不同、培養目標不同、師資硬件不同的情況下追隨本科院校的相關教學法必然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各行其是甚至逃課嚴重的大外課堂無疑是對這種思路的最大否定。
高職高專院校的主要任務與特色就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突出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動手能力與自學意識,因此實踐教學與實訓一向是公共英語課程的必要組成與熱點。但限于高職院校自身特點,公共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與實訓的開展大多流于表面,如何展開也是研究難點。下文我結合自身多年來對實踐教學與實訓模式的探索,希望為公共英語實踐教學提供些許參考與啟發。
一、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的背景分析
高職高專院校生源一般來自省內,錄取分數線為3B一檔,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普遍薄弱,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學生想學卻無從下手,心理上恐懼英語學習。因而喚起學生的自信與學習興趣成為教學實踐的關鍵點。實現它,不僅要有以打基礎為主的階梯式英語教學實踐與目標、新穎輕松的教材、活潑的教學設計,還要有與實際相符的實踐實訓場所。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開展有效的實訓實踐教學活動是關鍵的一環。這一環的實踐性教學設計由課內外兩部分構成。
二、課堂內實踐教學活動
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必須與教學內容、教材、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和考核等相結合起來。離開這些方面,單純只強調學生實踐,效果也會因這些方面的滯后和不協調而受到干擾和影
響。在教學方法與管理的實踐上,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啟發訓練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以句子為中心的有效教學實踐活動,在逐步增加課堂討論互動和練習時間的同時,減少單純教師講授的時間,而使師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進與發展。與此相適應,應鼓勵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層次和各班級的水平隨時調整自己的方案,但實踐性教學的基本內容不改變。
此外,在制定考核要點、考核方法、考核標準時,也要充分考慮到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特點和實踐需求。強調考核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記憶力,就相應減少對客觀試題的考核,加大考核主觀性試題,如開放性問答、多角度的翻譯題、多選題作文等。在期末考核中著重強調平時練習表現,并對參與課外英語實踐活動的學生予以加分鼓勵。
三、課外實踐實訓活動
公共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它的實訓實踐應融合在各個專業的實訓實踐中,同時廣泛而繁多的各類活動也創造出各種條件與機會突出英語實踐的特色。
高職院校學院常設的英語實踐活動有:(1)英語角;(2)各類比賽,諸如詞匯比賽、語法比賽等;(3)舞臺劇等。這些活動能綜合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更能加強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魅力。
很多高職院校也努力與社會溝通,協助安排學生參加本地乃至附近省市的各類比賽、交易會等。這些活動,尤其是跨國性質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也在更大的范圍內展現了學生的風采,在用英語幫助外國人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應用英語過程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在學生實習與畢業設計中的專項指導與實踐是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延伸,一方面,要隨時解答學生在實習或設計中遇到的英語相關問題,另一方面,也應當先設有例如主要有針對工商與市場專業學生的英語商務文書及業務流程指導,針對文秘專業的涉外禮儀及西方文化背景介紹,及針對英語面試的情景模擬等。這樣的活動不僅及時滿足了學生的需要,而且在隨時應用的環境下,較之課堂效率更高,也加強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維系,更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鋪平了道路。
綜合而言,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公共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意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公共英語實踐教學的展開必須轉變觀念,有意識、多角度地從學生本專業應用英語、使用英語的場合出發,設計課堂、設計實訓。只有遵循這一理念,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才會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并最終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賦予職業教育更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作者單位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外語系)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