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迎春
摘 要:“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當前社會的一大熱點問題,它不僅關系到農民工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也關系到農村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建立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從語文學科本身對“留守兒童”的重要意義,進而展開探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呵護“留守兒童”的發展。
關鍵詞:留守兒童;語文;語文教師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中國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之一。它作為一個人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將會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傲羰貎和钡慕逃龁栴}是當前社會的一大熱點問題,它不僅關系到農民工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長,也關系到農村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建立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
根據眾多專家學者對“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研究,一般把農村“留守兒童”發展中的問題歸納為安全問題、心理問題、品行問題和學習問題。不管是哪一類問題,都直接制約著他們的健康和發展。而在短時期內,社會還無法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發展和教育問題;家長、臨時監護人的文化及家庭經濟壓力,這些因素決定著家庭教育也難以在短時間里得到改善。目前,解決留守兒童的發展和教育問題最直接的機構就是學校。于是,學校里的教師,將是影響留守兒童的發展與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盡管晚于父母介入兒童社會化過程,但是由于教師是社會專職教育者,按照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科學規律,代表社會系統地、有目的地參與、引導、影響新一代的成長,因此,教師成為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影響源。
必須清楚的是,教師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表現為教師的積極促進作用,也可能體現為消極阻礙作用。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作用,教師對兒童發展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那么,語文教師應當以什么樣的姿態出現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中呢?筆者僅提幾點膚淺的思考,以引起其他教育研究者的
共鳴。
一、語文學科對“留守兒童”具有重要意義
1.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
語文不僅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工具,而且在學校里還有特殊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如果說中小學開設的各門學科都是基礎學科的話,那么,語文學科就是基礎的基礎,是人們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工具。
2.語文學科還具有人文性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分別表現在課文的文學藝術性、思想教育性以及語文學習和運用社會性等方面。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性,不僅體現在課文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上和體現在閱讀教學中,也體現在作文教學及一切語文活動中。
除此之外,語文學科還承載著德育、美育和智育等功能。而這些功能始終都融合于語文能力訓練活動中,落實到具體文章閱讀與寫作及口語交際中。
由此可見,“留守兒童”能否學好語文,不僅僅關系到他們能否學好其他學科,還關系到他們能否健康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語文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去發現他們在接受美的熏陶、德的教育、智的開發過程中的問題所在,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根治,使“留守兒童”迅速融入語文學習中,接受美的熏陶,德的教育,智的開發。這不僅可以提高“留守兒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智力素質,培養“留守兒童”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因此,語文教師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對我們長期奮斗在農村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呵護“留守兒童”
1.語文教師對“留守兒童”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
熱愛學生是當好教師的感情基礎。教師真誠的愛,使學生產生愉快、自信等積極的情感體驗,它不僅能激起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轉化為他們學習的內部動機,而成就動機又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語文是充滿感情色彩、洋溢人文精神的學科,從事這一學科的教學,長期在情理交融的教學氛圍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語文教師尤其應當具有熱愛學生的美好情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把一顆心貼在學生身上,才能取得教書育人的豐碩成果。蘇霍姆林斯基說:“只要熱愛學生,勤于探索,即使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他都完全可以登上教育科研的高峰,甚至走向世界!”
實際上,愛往往是雙向的。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同樣會敬愛教師。正如《學記》所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語文教師對學生所付出的拳拳愛心,一定會得到加倍的回報。這種愛的回報,必將反過來激勵教師,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教育的使命。
改善留守兒童的學習,教師必須先做到熱愛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因為親情缺失,如有教師的關愛,則使他們如沐春風般愉悅。
2.語文教師對“留守兒童”應該教書與育人相結合
“教師是有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人師就是教行為,就是怎么做人的問題。經師是教學問的,就是說,除了教學問以外,學生的品質、學生的作風、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習慣,他是不管的,人師則是這些東西他都管。我們的教學是要采取人師和經師二者合一的,每個教科學知識的人,他是一個模范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魏書生先生說,我深深感到教書的同時始終注意育人,是我個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學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是國家利益的需要,是黨的利益的需要,是語文學科性質的需要,是提高語文成績本身的需要。育人是語文教師分內的事,只有堅持育人,才可能進入語文教學的自由王國。
教師在教書中育人,一個語文教師就是要在教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完成,所以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即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拓展學識的修養。然后再引領學生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價值,體驗民族獨特的語文感受。語文教材中大量的能以美感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文章,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激發他們的愛和真善美的情感。
3.語文教師對“留守兒童”應該有顆細心而熱情的心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當具備察言觀色、見微知著、明察秋毫、洞若觀火的觀察力。這是職業的需要。高度發達的觀察力也是一切杰出的教育家共同的特點??鬃咏逃龑W生,很注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他了解“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唁”,于是實施“因材施教”;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很善于觀察學生,學生任何細微的表現都逃不脫他的眼睛,他指出:“對教師來說,發展視覺也是必要的,要善于研究人的面容,善于研究兒童的面貌,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個性,了解他們的志向、疑慮、弱點和
長處?!?/p>
當然,語文教師不是為了觀察而觀察,觀察是為了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然后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困難。留守兒童存在很多的教育問題,教師必須善于觀察才會發現他們身上的學習行為,對于積極的行為,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贊許、鼓勵;對于消極的行為,教師要及時干預,并積極去了解消極行為出現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幫助。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敏感而復雜的社會性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需要每一位教師對這個特殊的群體傾注更多的耐心和愛心!
參考文獻:
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61.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縣高級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