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華
摘 要: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才能充分有效地實施教學。通用技術的學科特點使教學的實踐也同樣具有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之處,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實踐性和綜合性強是主要的特點。教學資源是教學的物質基礎,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挖掘。
關鍵詞:通用技術;教學效果;教學資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教學的課程體系也在不斷地改革,這種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21世紀的發展是以創新為主,因此一切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能力都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標志。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和基地,在對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更是首當其沖。江蘇省在最近一個時期的高中教學中,增加一門新的學科——通用技術,這是教學方向的一個轉變。雖然不是主要科目,但是學科中蘊含的知識卻是最富有綜合性的特點。然而,怎樣把握學科特點,提高通用技術的教學效果,是任課教師都在認真探討的課題。下面就談談自己對該學科教學的思考。
一、準確把握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的特點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才能充分有效地實施教學。對于通用技術這門新興學科,其教學特點、教材特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通用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教材內容的涵蓋范圍極廣,包含的專業知識也是極多,因此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極高。要求教師要具備多門學科的專業知識,僅僅具有一門專業的知識積累是無法勝任這一學科的教學的。通用技術不是技術的學習,也不是技能的掌握,這兩者都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教學的目標是要學生學會設計。學生學習了這門課程,不一定要做設計師,也不一定要做工程師的工作,但是要有設計的理念和意識。在當今社會的經濟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體現出設計的概念,通用技術就要學生形成并具有和提高設計的概念和意識。在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他們需要做各種各樣的工作,進行各種各樣的設計,因此高中階段培養學生具有設計的意識和能力,勢在必行。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正是迎合了社會對現代化綜合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學生未來的超強工作能力是通用技術的宗旨。
通用技術課的內涵和外延都很豐富,充分體現了自身的綜合型,通用技術教材內容涉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多個專業和多個門類,還要融進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保、審美等方面知識,且技術特色的語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它自身的特點。教師要認真領會這些知識的教學特點,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明確通用技術不是培養工程師、設計師、技術人員,而是培養學生的通用技術素養,形成通用技術的意識。
二、根據學科特點做好教學設施的配備
通用技術的學科特點使教學的實踐也同樣具有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之處,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實踐性和綜合性強是主要的特點。而教學中的實踐則需要一定的設備予以呼應。比如多媒體設備、師生分別使用的操作臺面、一些常見的簡易的木工工具,例如刨子、鋸子、斧子、鑿子、尺子、電鉆等簡單而常用的小型工具;還要準備電工用的工具,包括電筆、螺絲刀、板子、鉗子等;承重測試儀、微型的計量設備、水箱里的水位控制模型、橋梁模型承重實驗儀器、起重設備的模型、傳感技術的微型儀器、小型精密車床、鋸床、轉銑床、小型電動機等等供教學實驗用的設備和儀器,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重要的實驗場所。沒有實驗場所、沒有實驗工具,通用技術課程就無法保證教學效果。
三、挖掘和開發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教學的物質基礎,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挖掘。通用技術因為涵蓋的范圍廣,所以涉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也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善于發現生活中的通用技術教學資源,而且能夠不斷搜集教學資源補充到教學中,比如搜集一些圖片、案例、影音文件、文字資料等,這些資料和資源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一些小的發明和制作。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已經顛覆了現代社會的教學實踐?;ヂ摼W技術帶來的海量信息,都給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方便。所以任課教師要注意搜集互聯網的信息資源,學習制作課件輔助教學。另外,教學資源還可以是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比如學生進行小制作需要一些物品,學校又不可能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所以廢物的利用也應該成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
四、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
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目標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那是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通用技術的教學不僅僅是技術能力的培養,還有學生的素養形成。教師的教學要側重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不僅要教給學生技術,還要教給學生技術素養。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學生都要涉及技術問題,尤其是學會如何更好地參與到技術活動中的思想和理念。生活中會有很多需要運用技術來解決的問題,學生必須有這種意識才能進行這方面的實踐。通過一些實踐內容和教學內容使學生形成較高的通用技術素養,充分發揮學生課堂教學的主人地位,實施探究式學習,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和教學實際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誕生,也揭示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技術能力、創造能力是本課程開設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緊緊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教學設施的配備,活用教材,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高中是學生基礎教學學習的最后一個時期,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些能力而設計教學和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沈建光.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
[2]何斌.通用技術學科發展策略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0).
[3]張靜,王玲.高中通用技術課加強“實踐活動”教學環節的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0).
[4]李德生.通用技術教學技術案例選取與應用的實踐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3).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
?誗編輯 高永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