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摘 要:新課改之下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堂練習的精巧設計激發學生的思考,傳授解題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改變教學方式,小組練習,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的大勢之下,越來越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地學會學
習,這就意味著,題海戰術與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學生應該學會做學習的主人而非奴隸。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最為不同的一點,是素質教育將教育的重點并不是放在分數的高低上,而是放在分數的背后——由分數反映出的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教育更為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非將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分數,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平常的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思考方向和思維方式,才能夠培養出學生善于思考,認真思考,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主動地計劃、評價、調整。
一、巧妙設計課堂練習,提高練習興趣
學生對于作業有種自然的抵觸性,這時候教師要注意把握課堂練習的難度,以及對課堂作業的趣味設計。課堂作業不是簡單枯燥的重復,而是應該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是為學生培養技能、激發興趣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教師對于課堂作業不能簡單的敷衍,而應該經過精巧的設計,改變那種為了考試而練習的做法。課堂練習應該源于課本且高于課本,用多種方式靈活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如采取選擇、填空、計算等各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由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學生從課堂練習中獲得的成功,能夠帶來無限的自豪感與成就感,這種感覺能夠促進興趣的持續保持。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習題的難易程度和梯度,合
理安排作業的量度,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對于能力較高的學生可相應地提高習題難度,而對于能力還不夠的學生,盡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最好不要打不及格的分數。課堂練習的范圍要廣,覆蓋足夠的知識面,并且最好能夠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成功的自信心。
二、傳授解題方法,舉一反三提高效率
新課程改革下對于教學的要求更上一層樓,不是簡簡單單地要求學會做題,學會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學會方法。高中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最為關鍵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的關鍵就是教給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
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糾偏,同時滲透學習方法和策略。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請做得好的學生當眾傳授交流經驗。有的學生閱讀速度比較快,他并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精讀,而是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準確而快速地挑出中心句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提高效率,因為在考試時,精讀往往比較浪費時間,而泛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領略文章大意。還有的學生在做閱讀之前提前先瀏覽一遍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去原文中尋找答案,這樣能大大縮短時間,同時又提高了準確率,達到又快又好的效果。就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自己做題的規律,并將之與大家進行交流,再加上教師的總結與歸納,其他學生對此方法的印象將會大大加深,并在做題的時候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進行運用。久而久之,這種方法就會成為他們做題的習慣,教師也就成功地達到了傳授方法的目的,能夠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三、重視小組合作,改變教學方式
新課改之下教師可以靈活地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編為多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教師在這種情景模擬時充當的往往是“旁觀者”或“引導人”的角色,而不是指揮者。教師需要做的只是在情景陷入尷尬境地時及時補救,而將主導權交給學生,不要干涉學生發揮。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進行學習,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由被動接受轉換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一模式中來。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等實際情況,研究出合適的分組辦法,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新課程改革下的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方式和教育方法的重大變革,在教學時不能單純地依靠做題等“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將眼光只局限于分數?!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煈撘蕴岣邔W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都應該運用自己的才智,充分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芳.高中語文自主學習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2.
[2]張新.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模式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07.
[3]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2):88-92.
(作者單位 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第二中學)
?誗編輯 張 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