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源
【摘要】本文通過當前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對目前高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與課程設置進行思考,從教學的方式、教學的目的、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思考,而后探索對整個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的改革方法。
【關鍵詞】汽修專業 教學現狀 探索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227-01
目前汽修專業在高職學校開辦得越來越多,但是在繁榮景象的背后也有著很多問題,本文將結合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現狀以及行業對學生、學生對學校的要求,來分析高職汽修專業的教育方法和未來。
一、目前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相對滯后。目前高職汽修專業所用的教材種類繁多,但由于汽車行業是一個日新月異,技術發展與變化的速度很快的行業,而教材的編寫又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所以等教材拿到學生手中時必定是滯后于當前汽車技術的發展。例如目前教材中對汽車維修業務量龐大的新型轎車和新技術、新設備等都涉及較少。
2.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目前的教學還是課堂教學為主,僅有的實訓教學也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由于教學經費的投入有限,導致教學設備和儀器的更新換代比較慢。
3.課程體系與生產實際有較大的差距。學科課程模式下,過于強調教材的系統性,學生學得雖全但不精,這很難與企業的需求達到一致,這樣學生離校以后到企業回爐繼續學習培訓就成了必然,這也會令學生以及家長對高職教育的實用性與技能性產生不信任,也使企業負擔加重。
4.汽車維修專業師資力量與教學任務存在很大差距,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也紛紛開設了汽車維修相關專業,但是教師數量與質量卻依然不能達到要求,學生越來越多但老師缺乏,以致有的學校汽修專業的課時量很大,教學任務很重,此外有些教師還是從別的專業跨學科教學,這都體現著師資力量的不足。
二、對高職汽修專業的教育教學、課程設置的探索
通過前面的四點分析,我們就應該去探索去思考一些教育教學與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創新。我們應該在現有基礎上認真梳理分析,以企業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能夠適應企業技術發展,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在理論上充分體現“必需、夠用”的原則,打破現有課程結構,重組教學內容,大膽進行課程改革,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1.根據市場變化,選擇教材,制定適宜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的
目前市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較強實踐技能,適應現代化生產需要的汽車維修行業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我們的教學大綱應確定高職汽車維修課程的學制、技能培訓計劃、學時安排等。其后又通過畢業生的調研、汽修市場調查,應對教學計劃,尤其是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做大量改進,根據目前汽車維修實際工藝的現狀,確定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在汽車維修的教學過程中,以汽修企業中汽車的維修檢測工藝為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維修理論基礎、發動機維修及裝配調整、底盤維修及裝配調整、車身以及附件維修等等,理論知識不強調系統與完整,尺度以夠用為度,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維修操作、裝配、調整等。
2.理論聯系實際,更多的投入實驗室建設,增強校企合作
目前有部分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設備都不是很充足,這就不能滿足學生的教學要求,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支持實驗室的建設,想讓學生學到真東西就需要有足夠的設備去讓學生練習和操作,只有不斷的在實踐中學習練習才能獲得符合職業的技能要求。只有理論課是肯定遠遠不夠的,過少的實訓課也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雖然目前為止高職院校在實驗室建設方面的確也是很努力,但是畢竟能力有限,這就需要企業也能給予學校更大力度的技術支持設備支持等等,這就解決了職業院校在設備方面教學方面的難題。
3.積極推行模塊式教學方式,完善汽車維修專業的能力教育體系
所謂模塊式教學方式,就是根據汽車維修專業的特點,將汽車的各個功能系統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單元,在該教學單元中,應將該功能系統的結構原理、性能檢測和故障診斷的方法和程序、維護修理的操作方式,和所有與之有關的技能操作訓練和考核一次性完成,然后由各個功能性模塊組成完整的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每個功能性模塊中,應包含傳統機構和新技術內容,通過該功能性模塊的學習,應使學生全面掌握該功能性模塊所要求的各項技能。
4.加強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師資建設力度
教師是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高職教育,學生的理論與技術都需要教師的指導,但是在全國高職院校包括很多高職院校的汽修專業都存在著師資短缺與教師能力不足等問題。面對這種現狀,我們首先應該加強教師能力的建設,現在提倡“雙師型“教師,我們的職業院校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系統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高級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證授課過程中進行準確、熟練、規范的操作。此外需要更多的送專業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比如職業院校的省級、國家級培訓以及國家組織的到企業培訓等等,只有不斷的交流學習,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務學校服務學生,有了好的老師才是對教學的最基本保證。
除了加強教師的個人素質,還要不斷的增加教師數量,現在汽修專業的教師的授課量普遍很大,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多教師少,我們職業院校應該廣泛從社會招聘教師,不能只選用科班出身的畢業生。職業教育需要實踐經驗豐富的師傅來進行授課,我們可以采取兼職或者專職的形式邀請在企業工作的師傅直接對我們的學生進行實訓教學,這樣的教學效果才會好,原來企業中的“傳幫帶”方式在我們教學中同樣適用,特別是在生產一線的工人師傅們,他們對當前行業的發展與現狀更熟悉更了解,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到企業中時不至于與工作要求脫節。
參考文獻:
[1]韋偉勇.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J].職業教育研究,2009,(11):43-45
[2]韓梅.中職汽修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實施與探索[J].新課程(教研),2010,(10):110-111
[3]李立功.淺析工學結合模式下的特色教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