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摘要】大學英語作為非英語專業高職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重在實踐應用和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新編實用英語》的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設計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院;大學英語;自主學習
大學英語是面向非英語專業高職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程。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的知識接受,使語言教學很難達到運用和培養能力的目的,大學英語是目前學生普遍認為學習困難較大的課程。
對教師而言,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量是有限的,必須要研究如何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即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外自主性學習,使語言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
一、《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特點分析
1、體現新的教學理念
1)外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2)學習者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起主導作用;3)對語言的認知須通過個體的語言實踐與體驗才能獲得。
2、注重內容的實用性
教材的實用性很強,涉及較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如天氣預報、如何寫通知,如何發送電子郵件,以及個人簡歷和西方國家的節日等等。這些內容對學生步入社會去尋找工作也有幫助。
3、強調英語能力的培養
1)每單元都包括聽、說、讀、寫、譯技能訓練;2)各項技能圍繞同一主題展開;3)符合語言習得規律;4)注重口頭和書面實用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4、有利于進行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1)該教材課件音頻、視頻內容豐富,便于教師實行多媒體教學;2)內容貼近實際生活;3)文章難易程度適中;4)教材內容與考試內容相結合。
5、不足之處
1)原版教材內容稍多,泛而不精;2)課時偏少,教師無法全部完成教材內容;3)語法偏少,并沒有單元集中的語法,略顯松散。
二、《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的使用原則
1、引導——模擬——套用——使用
2、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
在上課前先闡述一些與本單元相關的背景內容,并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有大量的句型練習,并配有Role play 目的在于讓學生模擬并記住相關句型。在后面的
Being all ears及Passage中又涉及相關內容,提供了相關的語境和文本內容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及學會運用。在最后的Writing 中又給學生提供了練筆的機會,能更好的使學生學會使用。
三、《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的教學重點
第1學期:教學重點是強化聽、說訓練。為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聽、說基礎,培養他們說英語的習慣;第2學期:教學重點是閱讀理解、寫作和翻譯訓練。
四、《新編實用英語》自主學習內容的設計
外語自主學習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是一個管理者、協調者、咨詢者和評估者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提供語言實踐機會、協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設計課堂學習方案、咨詢和指導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樣,學生的角色也不再被動,而應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制定學習計劃,完成學習目標,并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激勵,成為有獨立學習能力和發展潛能的終生學習者。
1、設計原則
1)內容層級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內容的設計,力求進一步實現個性化學習,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學習、練習以及測試等內容應當分層次、分級別。簡單來講,就是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區分開來,自測與課前評測區分開來,并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分級。大學英語課外網絡學習要求將英語能力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并根據聽、說、讀、寫、譯這五項基本內容提出相應的量化指標。同時,測試題目也應以此為據進行分級。然后將要求掌握的技能以及測試題目等,在錄入數據庫進行分級處理。
2)學習自主化。在設計時,應以學生為中心,并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讓他們自行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鼓勵學習者在課堂上和課外學習中進行自我管理,意識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及應當承擔的責任,這將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進而激發出學習積極性,促使其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2、自主學習內容
1)《新編實用英語》教材,基于學生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的現狀,以課本教材作為突破口,將教材全程翻譯為對應中文,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詞匯瓶頸,使得學生與課本零對接。
2)自主閱讀。受課時和教學內容制約,將閱讀任務(第一或第二篇文章)納入學生自主學習范疇,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給出相關提示。
3)《學學?練練?考考》。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鞏固,通過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4)課外自主學習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上傳英語學習資料,利用網絡平臺創造真實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和語言交際環境,為師生進行交流提供渠道和技術保障,實現無時間和地點限制的自主性學習。可以利用QQ群、E-mail、BBS、手機等網絡形式與學生展開交流,為學生實時在線答疑解惑,實現在線學習,及時補充課堂學習中未能徹底理解的部分。通過雙向交流,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隨著網絡平臺的構建與運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可以有效地延伸語言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完成學習計劃的自覺性。對于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和學習毅力不堅的學生,教師應當著重加強對其的指導,幫助這部分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選擇適合的學習材料,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及時檢查他們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春,網絡環境中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9期。
[2]姚紅梅,淺談《新編實用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3]朱容影,《新編實用英語》教材分析與應用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