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鳳余
摘 要:《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學課程標準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數學 興趣 思維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18-01
隨著教育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傳統的數學教育都是依靠一些簡單的教具來進行教學,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學課程標準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1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導入新課就顯得極為重要。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也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課堂教學是一個簡單快捷的方法。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簡單地利用一些圖片、故事等來激發學生興趣,但事與愿違,因此教師常為精彩的情境無法表達而感到郁悶,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就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在教學《圓的認識》時,運用電子白板設計了一段情境圖: 讓小鹿、小羊、小狗進行比賽。隨著音樂,它們分別從起點一起用力滾動三種不同形狀的車輪進行比賽。結果滾動圓形車輪的小狗第一個輕松地到達終點,滾動橢圓形車輪的小鹿及滾動方形車輪的小羊還在吃力地推著……。這時及時設疑:“為什么圓的車輪運行又快又省力?而方形的或者橢圓的就不同呢?”自然而然引入了課題《圓的認識》。因此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性。
2 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思維過程,培養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最佳年齡,培養小學生創新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發展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培養學生想象力。例如: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傳統教學中運用了實驗的方法,但實驗過程復雜,操作困難,最后較牽強地把這個圓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引起很多學生對推導出的公式持懷疑態度。
現在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把圓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學過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隨著等份份數的增加,把近似長方形的長變成直線的動態過程展現了出來,通過模擬演示,突出了實際操作過程,讓學生經歷了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培養智能,啟迪思維的目的。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抽象知識,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同樣可培養學生多向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3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訓練,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手段對于重難點都是通過反復練習等題海戰術來解決,學生對于重復進行同樣的問題會感到枯燥乏味、心煩意亂。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事倍功半,還使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因此,這種方式往往會出現得不償失。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可以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
如:利用電子白板可進行游戲、選擇、拼圖、搶答等形式的練習,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在教學完《6的乘法口訣》后,設計了一項有趣的游戲,一群小動物要到公園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經過很多卡口,每經過這個卡口,就要回答提出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回答正確后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通過這個游戲,變原來枯燥的計算練習為輕松愉快的過關游戲,學生不僅在游戲中鞏固了6的乘法口訣,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因此,優秀的課堂、高效的課堂更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在節約了大量時間的同時也增大了課堂的容量,教師可以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進行一些題型的訓練。
4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節省時間
傳統教學手段使老師在板書以及學生展示時浪費了大量時間,但是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縮短很多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當然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不僅僅體現在實物投影上面。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預先備好的課非常緊湊的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加快速的獲取知識,而不必在等待中浪費掉時間,這也是高效課堂的一種體現。
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圖形、聲音、動畫等,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利用計算機演示圖形變化,模擬實驗過程或思考過程,能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減輕師生的負擔。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生動地展示圖形的變化,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了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記得牢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同時也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得到創新。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發揮教學過程的最大功效,大大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 龍山,艾光濤.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EB/OL].山東教育研究網,2010-05-18.
[2] 張曉鴻,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z].2011.
[3] 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