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秀
摘 要:現代化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國力與經濟水平的競爭了,更是教育以及人才的競爭,因此,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問題,不斷的深化教育改革工作,推行素質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主旋律。班級管理工作的改革,深刻影響到人才培養的長久計劃。在新時期,小學班主任角色的轉換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班主任 角色轉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94-01
在現階段,整個教育體系之中,小學教育階段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新課程改革工作正在穩步的實施,班主任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班主任能否將新課程改革思想與素質教育觀念融合到教學工作中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開展成效,下面就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分析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1 文化素養與理論水平落后
教育活動具有創造性的特征,班主任在開展育人活動時應該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在新課改的實施之下,班主任已經不再是傳統模式下的管理者了,而應該是班級管理活動的創造者與研究者,還應當是學生成長道路的引路人,然后,事實卻不盡如人意。
現代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班主任的教育觀念、工作模式均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的,也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生相應的改變,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多數班主任的育人觀念均是源自于示范教育的階段,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他們既需要負責教學工作,也需開展管理工作,也要應對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教育指標,導致班主任疲勞不堪,鮮有時間去主動的學習,這就導致他們的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思想狹窄,文化素養與理論水平落后,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受到了較大的制約。
1.2 教育觀念有待更新
雖然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已經開展了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千年來傳統機械式教育的思想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素質教育的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的落實,有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在現階段下,小學班主任最為關注的問題還是學生學習成績的培養,甚至有少部分班主任偏激的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實際上,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不僅是傳統思想的影響,就目前來看,在應試教育觀念下產生的考核體系依然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發揮著導向性的功能,學生評獎學金、評優秀干部、編排坐位,教師評職稱、課時津貼、獎金的發放等均由學生的考試成績來決定。尤其是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情況十分嚴重,想考上名校,必須要通過考試,雖然近年來大學不斷的擴招,但是在學生畢業之后依然需要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在家長的心目中,學生考試成績也是衡量自己孩子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班主任的教育觀念難以得到有效的更新。
2 新課程背景下解決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問題的對策分析
2.1 建立好完善的培訓機制
要幫助小學班主任盡快的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育部門與學校必須要予以足夠的支持,將班主任的培養與教育工作納入工作計劃中,循序漸進的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鼓勵班主任到其他學校與單位進行考察,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水平、業務能力、研究能力與政治素養。
此外,學校的管理人員也要意識到,班主任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引導者,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班級成績與班主任的辛勤勞動均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小學班主任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他們不乏朝氣與活力,但是工作時間短,缺乏相應的教學理論與教學經驗。因此,除了要定期對班主任進行理論指導之外,還需要加強實踐指導,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工作誤區。
2.2 提升班主任轉變角色的自覺性
2.2.1 班主任要主動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
班主任的工作成效與其育人觀念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班主任必須要更新自己的育人觀念,以學生為本,樹立好正確的人才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的看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走入學生群體中去,與他們成為朋友,了解他們學習與生活中的困惑,這樣方可為后續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2.2.2 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很少,僅有的聯系也主要以找問題、匯報成績為主要內容,這就導致學生一聽說要“請家長”就膽戰心驚,而家長也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老師。實際上,要真正的推行素質教育,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必須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和配合。為此,班主任需要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工作,將家長作為朋友,與他們談心,堅決禁止使用挖苦、諷刺的語言,讓家長真正的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在與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正確的語言來評級學生,多提及學生的優點,分析孩子的可塑性,與家長建立起共識,讓家長正確的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讓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
2.2.3 加強與社會教育的聯系
人的教育與社會有著重要的聯系,社會也為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環境,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主動的加強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釋放自我,走入課外,將課堂教育工作延伸到課堂外。為此,班主任應該深入的挖掘社會中蘊含的教育資源,聯系社會各界的力量,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2.3 發揮好為人師表的模范作用
在學生的觀念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導師,因此,教師的道德水平、責任意識等都會給學生造成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就一定要發揮出為人師表的作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誠實守信,自己就必須要誠實守信,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自己就一定要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只有通過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來感染學生,才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教育工作也才能達到積極的成效。為此,班主任就需要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不斷完善自我,與學生共同成長。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是也有著較大的挑戰,想要促進學生的發展,班主任就要及時適應角色轉換,根據新課程觀念調整好育人思想,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其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關心與愛護每一個學生,與學生成為好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滿運媚.用愛激起情——小學班主任工作探索[J].學周刊,2011(27):82.
[2] 謝崇學.小學班主任要有魅力[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