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霞
摘 要: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已經使信息化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人們的能力需要依靠科技和網絡的臂膀得到提升。現在小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利用老師采用的多媒體軟件來進行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學生會通過多媒體來進行獨立的思考,并且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將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起來。在這基礎上學生還可以通過老師組織的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學習活動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建立自信心,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積極調整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學好知識。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技術;激發興趣;突破重點;合作意識
時代在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筆者發現學生需要的是能夠培養綜合能力而不是原先的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教師們開始尋求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模式,來改變老師單方面授課的現狀,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主動汲取知識的教育平臺,從而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創新的能力。
一、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任何出色的老師、高效的學習方式都比不上對學習內容有濃厚興趣的效果好。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作為第一要務。著名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隨著科技發展,筆者發現多媒體輔助教學帶來的益處是多方面的:第一,激發了學生對課堂的好奇心和對學習內容的極大興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大大提高了。第二,小學課堂的教學枯燥化得到了改善,使課堂變得更加開放更加生動了。第三,小學生的思維處在一個逐漸發育的階段,豐富的視聽可以增強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空間的發展。
以《草原》一課為例,如果不利用多媒體,那草原一望無際的情景,老師是很難以口頭的形式給學生展現出來。然而,有了多媒體的幫助,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再現課文中的大草原的美麗情境。從而讓學生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發揮,擴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想象,以最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中來。再如,學習《鯨》一課,如果老師可以設計一個富有新意的課件,先用大海中的活潑的鯨來吸引學生們的目光,然后提出一個學生們都感興趣的話題“同學們對鯨都想要了解什么呢?”,隨后課堂氣氛就能夠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生就可以根據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打開話匣子,這就為本課內容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和學習氛圍。
二、利用“動畫”模擬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啟迪思維
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能運用好多媒體,將現代化的視聽設備融入語文課堂中,學生就可以獲得一個豐富的課堂學習環境。另外,還可以將書本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以最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就容易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在課后也能夠自發地找到途徑對知識進行更深的探索。這一整套系統的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此外,還可以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輔助作用。
如,在《田忌賽馬》這一課中,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按照賽馬的過程來演示賽馬中的兩方出場順序,那樣學生就能夠很清晰明了地看出田忌是如何科學利用了出場順序取得了勝利。再通過動畫,來形象地演示比賽結果,接著嘗試鼓勵學生能不能想出其他的作戰方案可以幫助田忌取得勝利。這樣的教學過程毋庸置疑地開發了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這樣的方法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更深層次的探索心理,學生對課文所講述的道理也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認知作用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語文課堂的綜合性決定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師已經不能成為課堂的焦點,其職能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他們的主要任務已經逐漸過渡到要精心策劃在教學過程中哪些步驟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并能夠激發他們的合作欲望,這就需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因為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明確自己的目標。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個小組之間的競爭現象非常有利于綜合成績的提高。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小學生未來素質的全面發展起到正面的作用。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對教學產生了非常好的推進作用,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學生能夠愛學習,愛語文。
參考文獻:
[1]丁繼文.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32).
[2]張蘭.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3(1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實驗小學)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