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摘 要: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堂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式時都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空間里快樂地學習英語,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調動欲望;激發熱情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興趣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表演情境,調動表達欲望
在小學階段教學中,適量地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當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完成情境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得到培養。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Matter, Mike”時,由于本節課的重點句型是讓學生能夠用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由對話,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而且對學生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借助游戲活動,激發學習熱情
好玩、好動是現階段學生的特點,而游戲化的課堂則恰能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創設有效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My Holiday”中的Lets learn時,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聽說讀寫下列動詞短語:learned Chinese,sang and danced, took pictures,climbed a mountain,ate good food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了小組單詞變化比賽,即教師出示一張唱歌的圖片,A組學生說:song,B組學生則說sang并拼出單詞。四個短語結束后,相互交換。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理解了單詞的中文意思,也掌握了其過去式。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多樣化活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李麗.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凸現學生的主體性[J].湖南教育:語文教師,2009(1).
(作者單位 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中心小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