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
摘 要:新時期職業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推進,一方面要立足于學校和地方實際,充分考量學生們的訴求,另一方面則要嚴格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精神,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關鍵詞:職業學校;信息技術教學;任務驅動;探索式教學;合格人才
職業學校在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時候,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創新教學方法,著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職業學校更要把握新課改的精神與實質,千方百計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尤其在新課改如火如荼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對上述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無疑具備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切實提升職校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圍繞信息技術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應用水平,這里面就涉及任務驅動教學的模式。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指的就是通過設置任務或活動的形式來驅導學生展開學習,最終實現學習進步、教學發展的方法。在新時期職校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興趣,提升教學質量”的雙重目標。從理論層面分析,職校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實際的效果則是,學生在完成“信息技術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也是職校信息技術教學的本質訴求所在。
例如,在推進“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們竭力協作,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努力。首先,教師要提出或設計一個具體的任務,如“計算機的操作技巧”。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們對這個任務進行細致分析和研讀,找出任務解決的思路和辦法。再次,任務的完成要完全交給學生們,讓學生們享有充分的自主權,即學生們根據任務的要求開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任務突破”。如,學生們要三五一組研究計算機操作的小技巧和正確方法,最后進行匯總。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們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歸納和總結”,找出任務完成過程中的不足,提出下階段的努力方向。可以看到,正是基于任務驅動的模式,職校信息技術教學才能展現活力,學生們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才能不斷進步。
二、開展有效的“訂單式教學”,為職校學生的未來就業打下基礎
新課改對于職業學校信息技術有全新的要求,即必須增強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好的機遇。因此,采取與企業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新時期職校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方向。所謂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指的就是職業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要著眼于計算機人才未來的成長、就業,教學工作要與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掛鉤。比如,有些地區的中小企業對于計算機人才十分渴求,職業學校就可以與中小企業合作,簽訂用人合同,之后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要根據企業的需要開展。這樣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學生的順利就業,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職業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針對性,同時大大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對于企業而言,這樣的“訂單式人才”,能夠達到“即插即用”的效果,可以大幅度提升企業效益。
廣大職業學校要根據地方發展的大局要求,不斷深化“訂單式教學”模式,使之有效落實、貫徹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如,有些地區的企業對于計算機的編程人才需要量很大,職業學校就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與之達成協議,并承諾在教學中著力培養具備高素質編程能力的人才。教師根據學生與企業的合作協議,重點培養一批實踐技能突出的編程技術人才,用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同時提升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對于學生而言,學到了扎實的編程技能,不但可以快速就業、體現個人的能力,同時也會為企業、地區發展創造價值。總之,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過硬技能的信息技術人才,廣大學校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責任十分重大,應該從思想和行動上做好準備。不斷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創新能力與應用技巧,是職業學校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有效方法。
三、運用“探索式教學模式”,塑造信息技術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講求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即信息技術知識不是死板的“紙上談兵”,而是必須要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和使用。所以,要想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氣氛,就必須讓學生們成為課堂的主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真正活躍起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想做到這一點,可以嘗試采用“探索式教學”的方法,即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的進度及教學計劃安排,定期制定探索課目,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不斷接受新的知識點的考驗,同時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例如,在開始信息技術課程的講授前,教師可以預先設置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探索類問題。諸如“這堂課的核心知識點有哪些”“這堂課的學習難點在哪里”等等。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帶著疑惑進入課程的學習。之后,教師留出專門的“問題探究時間”,讓學生們按照問題的要求進行討論、分析,最后給出相應的答案。類似這樣的探索式教學方法,其實包含問題探索、課堂環境營造、探索方法思索等多種內容,其根本訴求是引導學生在探索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感知樂趣,并且調節課堂的氣氛。當信息技術課堂氣氛越發活躍、愉快的時候,學生們的學習勁頭也隨之“水漲船高”,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職業學校要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學生更為感興趣、更利于教學發展的方法,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創新與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孝義,王雪艷.信息技術教育的一點看法[J].新課程,2009(12).
[2]高文濤.信息技術與職校課程教學的整合[J].科技致富向導,
2011(9).
(江蘇省張家港工貿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