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摘 要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面向市場、適應相關產業人才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在進行相關專業設置時,要以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相關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綜合考慮各專業的相關性,合理選擇教學模式,力爭宏觀教育與微觀教學相結合,實現以產業鏈為依托的合理的專業設置。
關鍵詞 高職教育 產業鏈 專業設置 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Professional Set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Industry
Chai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Y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73)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for the marke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qualified personnel related industries skilled personnel. These requires mak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related professional settings, to demand related industries under market economic system of talent-oriented, consider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reasonable choice of teaching mode, and strive to combine macro education and micro-teaching, to achieve reasonable professional setting based on industry chai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ial chain; professional setting; discuss
1 產業鏈下的高職教育目標
首先,認清高職教育的屬性。高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應以未來的相關就業崗位對人才的相應需求為目標導向,而高職教育的當前運行理念缺乏實踐性,拘泥于專業學科的邏輯構建,依舊是側重理論灌輸,疏忽了高職教育的本質是實踐性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傳授。以致于,高職教育沒有把握住自身的特有屬性,沒有體現出自身應有的特色。
高職教育屬性關乎其教育的成功與否。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面向市場、適應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決定了高職教育的市場屬性。目前,高職教育響應這種市場屬性,普遍實行了較為有效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就是以相關行業的企業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而相關企業是指基于產業鏈接的企業,即相關產業鏈接下的企業。因為產業關聯性決定了任何產業都與其他產業存在或多或少的必然聯系。因而,產業的關聯性就決定了高職教育應從產業的角度,以產業鏈的視野統攬教育。高職教育堅持產業鏈的引導,根源于產業鏈本身的兩個優點:一是”鏈”,是各個產業的節點即各個產業的交叉領域;二是”產業鏈”,就是各個產業形成了系統的整體。這兩個優點對于高職教育的意義體現在:一是,高職教育在進行專業設置時,著眼于相關產業的交叉領域,即在重視本專業所屬產業的同時兼顧交叉領域;二是,高職教育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注重”產業鏈”這個整體的系統性。把握住產業鏈的兩大優點,并將其應用于高職教育,就正確認知了高職教育的屬性。
其次,在正確把握高職教育屬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產業鏈下的高職教育目標。目前,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問題上,盡管目標相對明確,但是各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更多的是基于市場上某類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來確定開設的專業,忽視了產業的關聯性、連接性,沒有體現”產業鏈”這個整體的系統性。于是,高職教育出現哪類產業對人才需求旺盛,就爭相開設哪些專業,沒有所謂的”產業鏈”下的專業設置。究其原因,來源于市場化下,教育產業化,高職教育成效缺乏明晰的評價標準,片面追求教育產出,忽視了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本身應負有的社會責任。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面向市場、適應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面向市場”、”適應產業需求”體現了,高職教育目標的產業性傾向。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應以完滿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以相關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為標準,實現各個產業對人才需求的合理鏈接。
2 產業鏈下的教育模式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模式中較為行之有效的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也就是按相關產業的工作崗位的要求進行具體教學。相比較而言,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更應行之有效。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指專業設置在充分體現產業鏈的前提下,在基本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以產業相應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這種教學模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優點體現在:推動高職教育真正面向市場,推動高職教育面向國民經濟各個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推動實現了真正的”職業化”教育,推動實現了宏觀教育與微觀教學的具體結合。
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應用程序如下:一是,根據產業關聯性設置的各專業,確定相應專業對應的相關產業的可能的工作崗位;二是,按工作崗位,分別明晰各個崗位相應的技能要求;三是,將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四是,實行崗位實習,要求學生最后一個學年在相應工作崗位實習,進行相應技能鍛煉。endprint
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一是,教學過程需要相應的硬件配套設施等等,例如,模擬實訓基地,合作企業等等,為學生提供學習技能及鍛煉技能的條件。二是,教學過程需要相應的”軟件”,即能夠勝任教學,包括理論和實踐技能兩個方面教學的師資隊伍。
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應用需注意的兩個方面:
第一,建立與該教學模式相配套的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的評價,需要根據相應產業的相應工作崗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即相應的行業準入,也就是職業資格的要求,同時根據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的標準要求,進行綜合評定衡量。這就要求,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下的教學評價考核理念,面向高職教育的市場化、產業性,與時俱進,堅持實際技能的考核為主,把高職教育目標的實現效果如何具體落實到考核過程中。構建高職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一體化的考核標準,從而如實反映出高職教育目標的實現效果。
第二,把握好該教學模式應用的范圍。產業鏈下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求必須注意 “導向”也就是工作過程”先行”,即專業在設置時,就已全面了解學生未來就業相關的產業的相應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之后在具體要求的”導向”下實施具體的教學。因而,高職院校在確定該教學模式之前,在專業設置過程中,需要對相應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調研,再在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具體工作崗位的人才要求進行專業教學。同時,在進行該教學模式具體教學工作者必須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備的雙師型人才,要求這類人才必須熟知相關專業的相應產業的發展行情及走勢,要求這類人才必須熟知相應產業的就業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及其變化動態。只有充分進行了行業調研和擁有必要的雙師型教育人才的高職院校,才適合選擇該教學模式,否則,即使運用該教學模式,也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難以實現相應的教育目標。
綜上所述,高職教育想要實現合理的專業設置,需要以產業鏈作為專業設置的前提,并且同時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即正確定位高職教育目標和正確選擇確定目標下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小軍.高職教育技能硬實力探析[J].職業時空,2013(1).
[2] 陳保榮.高職教育與勞動力市場互動關系研究[J].高等職教,2012(22).
[3] 劉洪運.新時期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探索[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4] 丁金昌.高職教育”雙層次多方向”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6).
[5] 陳霞.高職教育若干問題的市場化描述[J].高等教育,2011(7).
[6] 張麥秋.社會需求導向下的高職教育改革[J].教育管理,2011(29).
[7] 劉一展.高職教育合作學習現狀調查與對策[J].職教通訊,2011(18).
[8] 高芳.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0).
[9] 蘭先芳.基于高職教育”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模式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8(9).endprint